~ K 可怜悯者 ~
1 我们无量劫来,在六道里搞生死轮回,不能出离,诸佛菩萨眼中看到的,真正叫“可怜悯者”!
2 世间人,一种是醉生梦死,一种是麻木不仁,佛法里面称之为“可怜悯者”。
3 世间人身在苦中不知苦,这是很可怜,所谓是麻木不仁,以苦作乐。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“可怜悯者”,这个是愚痴,是迷惑颠倒。
4 心里面烦恼太多太重,真妄、邪正、是非不分,连利害都搞不清楚,这种人就是佛讲的愚痴,愚痴到了极处。
5 世出世间法哪一样对你有好处,哪一样对你有害处,你都分不出来,把害当作好,把好的当作坏的,迷惑颠倒,所以佛在经上常讲这些人“可怜悯者”,真正可怜!
6 如果真正知道我们在这个世间苦,这就是觉悟。知道苦了,那是真正的觉悟。
7 如果是觉悟的人,他决定不造作,绝对不造恶,他知道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、什么是是、什么是非,邪正、真妄、善恶、是非,他有能力辨别清楚,他不会造恶。
8 愚痴之人他辨别不清楚,他把善的当作恶,把恶的当作善,把正法看作邪法,把邪法看作正法,这个叫做颠倒。经上常讲众生“可怜悯者”,迷惑颠倒。
9 现在年轻人,不要看他受了高等教育,得了硕士、博士,愚痴!听骗不听劝,认假不认真,到处都是,这真是佛在经典上常讲“可怜悯者”,真正可怜。
10 你捧他,他很高兴;说他的毛病,他心里很难过,他就受不了,这哪里是个修行人?所以修行,清净心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条件。更应当要明了,心地的染污比环境染污严重得太多。
11 学佛从哪里学?从清净心下手,清净心就是断烦恼。你有烦恼,心就不清净。
12 凡夫之所以称之为“可怜悯者”,就是他迷失了自己,不认识自己,迷失了环境,不认识环境。学术上,自己称之为人生观,环境称之为宇宙观。换句话说,对自己、对宇宙都不明了,这叫凡夫。
13 我们今天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无所知,迷惑颠倒,胡作妄为,这才制造一些无谓的苦难。所以,佛称我们叫“可怜悯者”,真可怜!
14 我们这个世间,六道轮回没有终止的时候,这个苦,叫生死疲劳!所以学佛的人眼光要远大,不能只看眼前。
15 有一些同修学佛之后,懂得一点因果,不敢做恶事,在生活方面比不上自己那些同学、朋友。看到同学、朋友的事业发达,财富滚滚而来,自己勉勉强强过日子,跟这些老朋友见面,觉得很难为情,觉得自己不如别人。
16 这个观念就是你自己的魔障,你的烦恼障现前,你的业障现前,你自己迷惑颠倒。
17 你要晓得,人享受物质生活,那是造无量无边的罪业。人在享受物欲里面,自自然然产生嫉妒怨恨、种种错误不善的观念、意识形态,于是造作种种恶业。
18 物质生活富裕是一般人所追求的,可是你有没有想到你要付出多大的代价?如果你想明白、想通了,你就恍然大悟,这种享受得不偿失。为什么?纵然你这一生享受物质丰盛的这种生活,你来生变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你往下堕落!
19 为了追求物质享受,许多人一生都在辛苦,一生都在忙碌,不晓得为谁忙,这个人很可怜;我们佛经上常讲“可怜悯者”。
20 古人也讲“为谁辛苦,为谁忙”,他不知道为谁忙,你说那多可怜!甚至于忙得三餐饭都没有时间吃,你说多可怜。吃不好、睡不好,一天忙到晚,地位再高、财富再多,也是很可怜!
21 这世间富贵荣华,过眼云烟,假的,不是真的,这个不值得羡慕!自己真正学了佛,尤其是修净土这个法门,你能永脱轮回,真正得到永生。
22 这世间,不要说世间帝王、总统,天王也脱不了轮回,得不到永生,哪里能跟你相比?这不能比!
23 我们觉得不如世间人,那你是自己道业根本没有得到;如果你得到了,你就是穿得再破烂,跟这些世间帝王将相站在一起,你的气势超过他,决定不会比他矮一截。
24 我自在,他不自在;我没烦恼,他有烦恼;我没有忧虑,他有忧虑,就这一点,他就不如我。
25 你说你有财富,我没有财富,说实在话,我们相等的。你有财富,一天也吃三顿,我没有财富,一天还是吃三顿。你吃得怎么讲究,不过吃饱而已,我也吃饱了,这相等的。
26 我吃饱了,不造罪业,你吃饱了,不晓得造多少罪业。我吃饱了,这是功德,你吃饱了是罪业,这不能比!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27 真正学道人,一定要得法喜。法喜充满,你走到任何场合众会之中,人家自然对你羡慕,为什么你这么快乐?学佛就快乐。世间虽然有富贵,富而不乐,贵也不乐!
28 古人讲“不如贫而乐”,这个人生才有意义,才有价值。过一生虽然富贵,一生都不快乐,这人很可怜,佛法里面讲“可怜悯者”;更可怜就是不能脱离六道轮回,那是真正可怜。
29 我们自己好好地修行,自己清清楚楚,我们这一世、这一生是在六道轮回里头最后身,下一次没有了,这个多自在!这是我们要觉悟的!
30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心里面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没有烦恼,这是人生第一等的享受。
31 你官做得再大,财富再多,你有忧虑,有烦恼,有牵挂,佛经上“可怜悯者”,这个人很可怜!
32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要回过头来向内心去求,不在外境上,你在外境上去追求,永远追求不到。这是真正的觉悟,这是真正的智慧。
33 第一等聪明人就是老实念佛的人,这是第一等聪明人。不但在世间法上他真的觉悟了,彻底觉悟了;他统统放下了,一切烦恼、忧虑、牵挂统统放下了,这真正觉悟。
34 什么人最幸福?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人第一幸福,连文殊、普贤在内,他们都念佛求生净土,第一幸福。
35 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福。劝人念佛是修大福报,这世间人不知道!不知道念佛是慧,不知道念佛是福,所以佛在经上常说这些众生是“可怜悯者”。
36 聪明人、有智慧的人,一定提高警觉,他自己决定有成就。我们这一生有幸遇到念佛法门,我们在讲席当中,多次地提醒同修们,这个因缘非常地难得、非常地殊胜,是不容易多得的。
37 我们今天这个福报的确在面前,自己不愿意享受,把它舍弃,一天到晚就是胡思乱想,不肯老实念佛。多可惜!
38 有一些真正用功的人,没有遇到这个缘分,不知道念佛法门,这是很可怜,没有法子!有缘分遇到,不肯认真修,这就是经典上所讲的“可怜悯者”,这真可怜!
39 别人想都想不到,你遇到了念佛法门不会用,遇到了不能把它抓紧,你说这多可惜!
40 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上,我们才真正能离苦得乐,使我们这一生的生活真正的幸福美满。如果学佛的人这一点都做不到,其他的不要谈了,极乐世界你决定没分。
41 学佛的人,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(境是讲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),始终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。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那就是清净心。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念头都没有,就能自在往生。
42 阿弥陀佛是现在佛,现在佛你要是空过了,这真正是“可怜悯者”。所以一个真正念佛求生净土的人,二六时中心里面决定不能离开阿弥陀佛。佛号不能间断,口里面有断,心里头不能断。
43 《楞严》说得好,“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”,忆佛是心里想佛,我们读经是想佛;看注解,像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这都是忆佛,我们心里没有离开佛。
44 为人演说也是念佛,我把净土的道理讲给别人听,劝别人相信、劝别人发愿,统统是念佛。必须要这样做法,我们的确二六时中心里从来没有离开阿弥陀佛。
45 一切时、一切处心中有佛,我们才有把握这一生决定成就,这一生决定不空过,这是比什么都要紧的。
46 净土法门是一生成就,所以这个法门,自古以来被称为当生成就的佛法。这么殊胜的法门要舍弃不学,是真正的愚痴,是真正的“可怜悯者”。
47 佛在经典上常常讲我们是“可怜悯者”,我们想佛这句话,愈想真的是“可怜悯者”。
48 佛看我们众生是“可怜悯者”,我们想想真的是满可怜的,一定要觉悟!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