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M 梦幻泡影 ~
1 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说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这话说得千真万确。
2 有为法是指什么?就是三界。
3 三界里面包括六道,我们这个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
4 三界不是真实的,三界是虚伪的。
5 我们感觉这个虚妄的相,似乎是实在的,呈现在我们的眼前,这又是什么一回事?这就是业力不断,所以这个幻相相续。
6 明白事实真相,我们对于相就不会分别、不会执着,为什么?它是假的,梦幻泡影。你要分别它,是妄想,你要执着它,是烦恼。
7 三界不是真实的,是虚伪而不实在的,如果我们在这里面分别、执着、贪恋,岂不是大错特错!
8 俗话常讲: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”不实在的东西,天天打妄想想得到,这太苦了!这也实在太愚痴了。
9 就好像作梦,梦中是虚伪的,在梦里面患得患失,在梦里头争名夺利,打得头破血流,一觉醒来一场空,什么也没有,就这么回事情。
10 你真能看穿了,你就不会执着、不会计较了。
11 你在一切法里头得失的念头没有了,这一生轻松自在。你得到没有一点欢喜心,失掉也不懊恼。
12 人生就是作梦,迷惑颠倒!觉悟了就好比在梦中清醒,梦中清醒再看梦中境界,那很有趣,游戏神通。
13 自己没事了,看着别人在做大梦,看着别人在颠倒是非,那就是佛菩萨。
14 觉悟的人晓得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就好像在作梦一样,晓得“一切法俱不可得”,无论是逆境、顺境,无不自在。
15 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,事上做得圆圆满满,心里头一点牵挂都没有,那多自在!
16 我们在这一切虚妄境界里面,不了解它的真实相,心被境界相所转,那就不自在。
17 修行人高明处,他是境随心转。
18 学佛的人要能转境界,不要被境界所转;被境界所转的是凡夫。
19 我们学佛的人、念佛的人,念念都还被境界所转,你想想你怎么能得一心?你怎么能功夫成片?
20 为什么要转境?因为境界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的,境界不是真实的。
21 《中论》里告诉我们“一切法因缘所生”,知道这个世间是幻化无常,缘起性空,没有一样是真的,梦幻泡影,何必去计较,何必去执着!
22 人与人之间,人与万物之间,都是因缘果报,不必认真。
23 迷惑颠倒的众生都在虚妄里面生活,在那里计较,在那里执着。
24 真正觉悟的人,善缘来了没有欢喜心,逆缘来了也没有嗔恚心,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。
25 心清净,对事情的真实相、前因后果就会看得清清楚楚。
26 《金刚经》说得很好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
27 露跟电都是无常的,存在的时间非常地短暂。
28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就算你寿长,活到一百岁,一百岁的光景在整个宇宙里面是一刹那,太短太短了。
29 如果要在忉利天的眼睛里面看,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忉利天看我们世间人,可怜!
30 早晨生的,晚上死了,朝生暮死。
31 人天福报是梦幻泡影,是虚妄的,不是真实的;一心修道是真实的,不是虚妄的。
32 舍虚妄取真实,这是真正的智慧。
33 我们如果能常常想到这个事实,你就会觉悟了,你自自然然能把这一切无常虚妄的舍掉,取真常。
34 人生苦短,能够遇到佛法,这一生才把真实的东西找到,这是真正的大幸,我们要珍惜这个无比殊胜的因缘。
35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人生一世,无论你生存在顺境或者逆境,都是梦一场!
36 晓得一切法如梦幻泡影,真的,确实是梦幻泡影,你就随缘度日,像普贤菩萨所讲的“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”,没有挂碍,没有障碍了,没有一法不可以随喜。
37 功德是什么?成就自己的觉观,成就自己的无量觉。在一切法里头,不是用分别心,而是用观照。
38 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有为法就是无量法界。
39 这是为了我们初学,不得不用这个方便法来说明那个幻有的现象,幻有不是真有,真有是一真法界。
40 既然法界是从一心里面变现出来的,修一心就重要了。
41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一心,无论哪个法门,名称不一样、名字不一样,修学达到的境界完全相同。
42 八万四千法门当中,直截了当修一心不乱的,那就是《阿弥陀经》。
43 《阿弥陀经》里面最重要的两句话就是:一心不乱、心不颠倒,这八个字是全经的主体、中心。
44 用什么方法修?就是用一句佛号。
45 念六字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或念四字“阿弥陀佛”,就用这个方法,直截了当修一心不乱、修心不颠倒。
46 一心不乱是最高的禅定,性定,称性的大定。
47 心不颠倒是最高的智慧。
48 念佛声声都是福慧双修!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