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D 大三空三昧 ~
1 空、无相、无作,这叫大三空三昧。
2 “空”是讲的真如本性。性是空寂的,本性就是真心,是宇宙万法的本体。
3 “无相”,无相是不着相,相是有的,相是假有,相是相续有,相不是真有,所以对于一切相不执着。
4 “相”是讲现相,相有体无。《心经》上讲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色就是相,空就是本体,是一不是二。
5 “无作”,也叫做“无愿”。“无愿”是没有妄想,没有取着,这叫“无愿”。
6 “愿”是愿求,于一切法里面无求。真实修道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求,我们心就清净。
7 一切法,人家给我们,我们可以不要,于一切法我们也不想,真正能做到不求、不要、不想,这样的心去念阿弥陀佛就会相应。
8 你于一切法还有求、还要,天天还在那里想,这个阿弥陀佛念不好,很难相应!
9 经上常讲,佛菩萨住“大三空三昧”之中,“三昧”就是正受,就是所有一切苦乐忧喜舍他统统没有。他根本没有受,他的心是清净的。
10 “大三空三昧”,简单地讲,就是般若里面所讲的三轮体空,不着相。“空”是慧,是真正的智慧,真正明了一切法空。
11 实在讲,一切法空是很难懂的,佛为了讲一切法空,讲《般若经》讲了二十二年。他老人家说法四十九年,几乎占一半的时间,给我们讲解一切法空,一切法不可得。
12 我们凡夫为什么这么多的烦恼?这些烦恼统统都是发生在错觉上。就是认为一切法都是有的,认为一切法真有,他就在一切法里起了一个妄念,什么妄念?得失。
13 没有得到的,希望得到它,得到之后又怕失掉,患得患失,于是一切烦恼都从这个地方生出来了。
14 真正把事实真相了解,一切法不可得,那个得失的念头就没有了。
15 得失念头没有了,就自在了,烦恼就没有了。所以,晓得一切法空,一切法不可得,这是非常地重要!
16 从因果定律上来说,每个人的一生,说实在话,都是命里面注定的,没有办法超过命运!
17 所以大多数人,你去看相算命,都会算得很准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人家给你讲得清清楚楚,一点也没有讲错,可见得统统是注定的!
18 命里注定有,总是有!命里注定无,怎么求也求不到。
19 真正明了因果的人,一切妄念没有了,但是比不上修道人,修道人他有观慧。
20 相信因果的人,他只晓得事情之当然,不知道所以然,他没有慧,还是被无明罩住,一生还是受命运的摆布,没有办法超越命运。
21 住三三昧,完全把命运转变了,在命运当中可以说解放出来了,自己完全做得了主宰。住三三昧的是圣人,他超越三界、永脱轮回。
22 所以这个“空”是观慧,于一切法不执着。知道一切法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、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你于一切法就不再执着。
23 《金刚经》是开智慧的,《金刚经》不要念多,只要念两句就行了。
24 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你牢牢地把这个记住!虚妄的,你还有什么好争的?还有什么得失?
25 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“有为法”就是生灭法。像我们人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有成住坏空,这都叫有为法。
26 动物、植物、矿物统统是有为法,乃至于我们心之所思,也是属于有为法。都不是真的,都是假的,像梦幻泡影一样,有也好,没有也好,根本不要执着。
27 真正入了这个境界,你说妄想来了,要不要断呢?妄想是虚妄,断它干什么,不用断它!真的不必求,妄的不必断,自然什么都没有了。
28 妄想已经是妄想,还努力去断妄想,岂不是妄想上又加了个妄想,永远断不了。
29 永嘉大师说得好,“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”,这是入了真正三空三昧,他没事!
30 你要断妄想,你要求真,你还有事,你还有患得患失,换句话说,你心还是不清净。
31 他是入了真正三空三昧,心清净,于一切境界,能够随缘,能够得大自在,真正是无忧无虑、无牵无挂,自由自在。所以圣人跟凡夫不一样,凡夫做不到。
32 四禅八定,是用定的功夫伏烦恼,不能断烦恼。入大三空三昧,转烦恼成菩提,转生死为涅盘,这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33 得大三空三昧,就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,都不外是业因果报的刹那相续相而已,实实在在是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
34 他在极大的逆境恶缘当中,也如如不动;他了解事实真相,他不会在这个境界里面起心动念。
35 “空、无相、无作”,这是法身大士三解脱门,真正通达明了,你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。
36 在念佛人来说,你到这个境界,就证得理一心不乱,事一心没有达到这个境界。
37 “大三空三昧”,是菩萨的真实功德。“三昧”是正受,他们是正常的享受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
38 菩萨的日子就是过大三空的日子,就是无我、无愿、无作,过这个日子。
39 我们今天修行,说实在话,障碍太多,业障深重!
40 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这五个字是消除一切业障的灵丹,在佛门里称为“大三空三昧”就是这一句。
41 “大三空三昧”,我们今天与这五个字恰恰相反。我们心里头有无量无边的牵挂,空不了;我们对外面着相,一切万象当中有喜欢的、有讨厌的,执着;我们有愿有求。与这五个字完全相违背,这就苦了!
42 诸佛菩萨跟我们恰恰相反,人家心地清净没有牵挂,世出世间一切法相统统不执着,他也没有愿,他也没有求。度众生不是讲有求度众生、想度众生,错了。怎么会度众生呢?感应道交!
43 譬如我们身上这地方有痛痒,手赶紧去摸摸它。是不是这个手常常念着“我要去帮住它”?没有念!只是它有一点痛痒的时候才去摸摸。
44 众生有感,佛自然就有应。佛有没有愿?没有。佛有没有想?没有。唯独无愿无求才能感应道交,一个众生也没漏掉。
45 我们双手对身体任何一个部分没有想、没有愿、没有求,哪儿有痛它就去搔一搔,去帮助它一下,就跟这个一样的道理。
46 我们今天是大错特错,念着“我们要普度众生”,毛病都生在这个地方!
47 你说“我无愿无求”,别人一定说“你这个人真消极,一点慈悲心都没有”。
48 实在讲,他完全不解如来所说义,没体会到!这的确要很冷静地去想想,细心去体会。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