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L 六和敬 ~

1 僧伽,翻成中国意思叫做“和合众”。

2 我们今天讲团结,和合就是团结的意思。

3 “和合”里面,它有理事七条。

4 理是同证无为,就是同证涅盘的意思,这是理上的。

5 在大乘法里面是同证无上菩提,或者我们说同证无上正等正觉,目标是共同的。

6 僧团里面基本的戒条是“六和敬”。“六和敬”,这是事上的。

7 佛的根本戒律,对自己来讲,五戒是根本戒律;处事待人接物,跟大家相处,六和敬是根本戒律。

8 六和敬的目的是清净心,心清净、身清净、境界清净。

9 “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利和同均”,要守这六条才算是一个僧团。

10 如果修净土,这法门在理上讲就是一个期望“同生西方世界”,这是共同的一个愿望,事上还是这六条。

11 一个僧团要四个人以上,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住,在一起修行,遵守这七个条件,也是七个戒条,这个团体就是“僧团”。

12 佛法实在讲比世间法高明太多,世间法订个章程一定要大家遵守。

13 佛法说出章程是叫每个人自己遵守,不叫别人遵守。

14 “六和敬”在佛法里面是根本法,一定要修学的。

15 “六和敬”,是团体共修的基本守则,无论是出家团体,或是在家团体,都必须遵守。

16 “六和敬”非常重要,不但僧团要遵守,真正学佛在家同修也要遵守,要和、要敬。

17 别人不敬我,应该的;我要敬人,不要求别人怎么对待我,这样我们的道业才能成就。

18 六和敬里面第一条“见和同解”,就是建立共识。

19 六和敬的基础建立在“见和同解”上,大家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,能够接近、一致,这才叫真的和合。

20 我们的见解一定要依据净土五经,大家都以经典上的见解,作为自己的想法看法,思想见解就一致,就相同了

21 我们的认识要相同,这是同住在一起最重要的一个条件。有共识才能和睦相处,这是列在第一条。

22 第二条是“戒和同修”,戒就是规矩。

23 每个人要守规矩,大众在一块相处一定要有一个规约,大家都能够遵守规约,这个团体才有秩序,才不至于紊乱。

24 戒就是生活规范,有个人的、有团体的。

25 个人在生活当中应该要守哪些规矩,跟大众相处应该要守哪些规矩,都有规约明文制定。

26 戒律,广义上来讲,包括国家的宪法、法律、风俗习惯,这些我们统统都要遵守,才能够跟社会大众和睦相处。

27 第三条是“身和同住”,大家居住在一起,以戒、定、慧三学改造心行。

28 佛法的修行,因为要修心地清净,因此对于生活环境非常重视。

29 佛的教学是不主张一个人住一个房间,他主张的是大家睡通铺,所谓叫做“广单”。

30 白天,你的言行动作要谨慎、要规矩;晚上,大家睡在一起,还是要约束自己,不能马虎随便。

31 这就是给你一个好的修学环境,把你所有的毛病、习气都断掉,用意在此地。

32 第四条是“口和无诤”,大家在一块没有争论,真正能用功向道。

33 佛知道一切众生所有的一些误会、结怨,十之八九都是言语造成的,所以佛教给我们“口和无诤”。

34 学佛,特别是修净土,想在这一生成就,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:若真修道人,不见他人过

35 第五条是“意和同悦”,每个人都欢欢喜喜,法喜充满,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。

36 他天天在那里修持,无论在解门、在行门,他的境界天天都在提升,他很快乐。

37 读经天天有悟处,修行天天有境界,这个乐!所以“意和同悦”。

38 第六条是“利和同均”,这是讲物质的享受是平等的。

39 “利和同均”,能够真正把利养舍弃,把成见舍掉,见解就相同。没有成见,心地清净,这是个基础,这也是非常不容易舍弃的。

40 “利和同均”,要把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彻底放下,你才能真正做到!

41 我们今天讲六和敬,西方极乐世界六和敬是打一百分的,圆圆满满的六和敬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。

42 我们这个世间,拿我们末法来说,六和敬有名无实。

43 僧团基本的条件是要遵守六和敬,用这个标准来看,我学佛这么多年,走了很多地方,一个僧团都没看到,所以心里很难过

44 我们自己有心想建立一个僧团,能不能?不能,太难。

45 古人讲“三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,真正体会到不容易。

46 能找到四人见解、志趣完全相同,就是把这六个条件统统做到,非常不容易。

47 两个人在一起都不和,在家是夫妻不和父子不和,出家人是师徒不和师兄弟不和,这是正常的现象,这是佛法、世法衰到极处的现象!

48 如果自己真正想在这一生往生净土,应当怎样做法,这个自己要明了!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