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P 菩提心 ~

1 念佛人,一定要“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”,才能往生净土。

2 《观经》里面讲,“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”,这是发大心、修大行。

3 不发菩提心,与西方净土不相应,因为西方净土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。

4 菩提心是真诚,决定不能有虚妄,不能有虚伪;能用真心,就叫做发菩提心。

5 发菩提心的人,无论在什么时候,他待人接物都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

6 以真诚心待人接物,我们在佛法才能入门。

7 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,菩提心就是佛心。

8 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说的直心,是菩提心的本体,深心与大悲心都是菩提心的作用,有体有用。

9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所讲的菩提心,是至诚心、深心、发愿回向心。

10 直心,就是至诚心、平等心;深心,就是清净心;大悲心,就是发愿回向心。

11 在一切境缘中,修自己的平等心、修自己的清净心、修自己的慈悲心,这就叫菩提心。

12 “至诚心”是真心,真心里头清净,没有妄念。自性清净心就是大菩提心。

13 至诚心是真心,没有一丝毫的虚伪;能用真心的人,就叫做发菩提心。

14 菩提心,就是佛心;我们这个心跟佛不一样,所以我们不能成佛。我们心果然跟佛一样,那就成佛了,成佛不是身成佛,而是心成佛,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15 我们每天用功修行,不管用什么手段,总是要断烦恼,要证自性清净心。自性清净心就是大菩提心。

16 菩提心不能离开众生、不能离开社会,离开众生与社会,菩提心到哪里去生?生不起来。

17 发菩提心的人,无论在什么时候,待人接物都用至诚心。

18 你用真心,你能成佛,你用假心,你要堕三途,这个冤枉!所以待人接物要用真诚,不要虚伪,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、根本,这是菩提心的本体,本体就是至诚。

19 智慧德能是我们本性本来具足的,发菩提心,能够恢复我们的智慧光明。

20 佛菩萨发的是菩提心,菩提心是真心,真诚之心永远不变。

21 凡夫发的是功利心,这个心会变,这个心是假的。世间人没有真心、没有诚意,都是虚情假意。

22 你要是看穿了,我们也跟他“虚情假意”一下就好了,何必认真?明明晓得这些人都是虚情假意,你要样样当真,那你这个苦吃不尽,太苦了!

23 如果你还搞贪嗔痴慢,还搞人我是非,这与菩提心不相应。

24 所谓道德,是断烦恼、证菩提。

25 如有菩提心,对于某人,只有慈悲,而无情爱。

26 念念为自己,是轮回心;念念为众生,是菩提心。

27 菩提心是自爱爱他。“他”是指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。

28 起心动念,要善用菩提心;言语造作,要善用菩提行。

29 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是菩提心

30 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,是菩提行

31 真正求生极乐世界的人,起心动念,决定与大菩提心相应。

32 菩提心之大,遍法界、虚空界。

33 我们现在发这个心太小了,不但不能说是“菩提心”,我们发的是“功利心”。

34 我们为什么学佛?希望离苦得乐,离苦得乐是功利心。

35 我现在太苦了,我希望日子过得舒服一点,希望学佛能够发财,希望学佛能够长寿,希望学佛家人都能够平平安安,为这个。

36 换句话说,从来没有发过了生死出三界的心,没有!口是心非,口里说我要出三界,心里才不想出三界。

37 诸位一定要发菩提心,要修菩提行,才能感应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护念,龙天拥护。

38 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只是向往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心就是菩提心。

39 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提出修行的宗旨: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。发菩提心就是信愿,一向专念就是执持名号

40 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,就是《阿弥陀经》所说的信愿行三资粮,这三条缺一不可。

41 蕅益大师尤其说得好,“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深浅”。

42 弥陀四十八愿里面,十九愿叫发菩提心;菩提心,我们一听说也吓一下,这东西我们发不起来!

43 蕅益大师一句话道破,只要你真正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。

44 我们听他这一句话,这块石头落地了,我们无上菩提心发起来,为什么?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

45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当生成佛,那个心不是无上菩提心,什么心叫无上菩提心?这是净土不可思议之处,一切经里面没有的,十方诸佛世界里头也没有的。

46 我们要真正修学净土法门,希望这一生真正有成就,一定要放下万缘,随缘随分度日,要把念佛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!

47 自己除了求往生,还得念念以善巧方便,把念佛法门介绍给别人,这就是发大菩提心!

48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上中下三辈往生统统要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什么?上求下化。上求就是我要求生净土;下化,我劝别人也求生净土,这是无上大菩提心!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