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Z 真谛.俗谛 ~
1 佛在经典上常常感叹着:“可怜悯者!”我们就是可怜悯者这一类,对于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一无所知。
2 我们学佛,一定要认识佛教的本来面目。佛教的本来面目,决定没有迷信,给你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谛。
3 佛法里面有方便说、有真实说。
4 方便说是俗谛,真实说是真谛,佛依二谛说法。
5 真谛就是事实真相。一切大乘经所讲的都是实相,大乘经是以实相为体,佛说的完全讲的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。
6 真谛是佛知佛见。
7 说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众生听了疑惑,不能接受,佛就讲俗谛。
8 讲俗谛,佛是依世间人他们的知见、他们的常识,用这个做手段,诱导他入真谛,所以佛是平等的。
9 根性利的人,佛诱导时间短,很短的时间他就入真谛,就契入境界。
10 根性不利的人,佛诱导时间就长。再长,生生世世,佛也不会舍弃,“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”。
11 “真谛”,是佛菩萨自己证得的境界,他讲真实话,跟你说一切法不生不灭。
12 俗谛是随大家的知见、常识,说一切法有生有灭,说一切法无常,这是随顺我们世俗来说。
13 随顺我们世俗来说,大家很容易懂,为什么?因为你的常识、你的见解能达得到的。
14 佛说法总是不离开这两个原则:一个就是说他自己亲证的境界,一个说我们现实生活环境。
15 如果不依二谛,佛就没法子说话。
16 “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”,不可思不可议,不能想也不能说,那是真的境界。
17 这个境界只有彻悟的人懂得,彻悟的人他也入这个境界,佛也是这个境界。
18 不要说一句话,不要动一个念头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彻悟的人知道,可是凡夫不知道!凡夫迷惑颠倒,一天到晚打妄想,他怎么会知道?
19 佛要为这些凡夫说法,这就不得已要用方便法。
20 方便法就是从自性清净心里面建立真俗二谛,这就可以说了,也就是说一定要从相对的来显示诸法的真相。
21 众生有贪,贪的对面有个无贪,无贪是性德。
22 众生有嗔恚,嗔恚的对面有无嗔,无嗔是性德,是真性的德用。
23 真谛是从本性上说,俗谛是从现相上说。
24 我们的本性是真的,外面一切法的法性是真的。
25 性是真的,相是假的;理是真的,事是假的。
26 对于现象,对于一切事得过且过,不必认真去计较。
27 对于理,我们要求证。
28 对于真如本性,我们要把它证得。
29 佛说经是依二谛而说法,所以经有了义、不了义。
30 不了义,佛随顺俗谛来讲的。
31 了义经,佛依他自己所证境界跟我们说的。
32 净土五经都是了义经典,都是如来自己的境界。这是要觉悟的。
33 你要觉悟,我们这个世界,无论是自身、无论是环境,都有真有假,你明白真假,这是智慧。
34 假的,就不必认真,不必去计较,你烦恼就少了。
35 你在假的里头认真计较,你烦恼就多了。
36 佛说法依二谛而说,二谛是相对的。一部经里面,这两种意思统统都有。
37 大概在小乘经,俗谛讲得多,真谛讲得少;大乘经里面,真谛讲得多,俗谛讲得少。愈是往后面,佛完全讲真实语。
38 如果我们对佛有真实的信心,那么佛在真相那一部分就讲得多。
39 假如我们对佛没有很深、很坚定的清净信心,那佛就在俗谛上讲得多。
40 愈是浅显的佛法,俗谛境界占的比例就大,我们一听很容易接受、很容易懂。
41 愈是高深的佛法,我们听起来很难懂,为什么?不是我们的境界。
42 佛说法依二谛而说,依真谛是佛的密义,依俗谛是我们的常识,佛是依这两个方式来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43 我们凡夫只懂俗谛,不能体会真谛。
44 佛是要教我们在俗谛里面去领会真谛,然后真正体会到真俗不二,法法圆融,这才能够真正认清事实的真相。
45 你要是懂得佛为一切众生说法的原则,佛所说义趣之所在,我们才能体会得到。
46 佛经里有永远悟不尽的境界,有永远说不出的法喜;只要你契入佛法少分,就能法喜充满。
47 真正的学佛人,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,他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。
48 真正的学佛人,完全随顺佛菩萨的教诲,一心念佛,过的是最幸福、最美满的生活!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