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Z 占有 ~
1 一切有情众生是怎么来的?是神识来投胎的。
2 神识来投胎之后,这叫做“名色”。这个胚胎还没有长成人形,不能叫它“人”。
3 在这个时候,佛经的名词叫“名色”,“色”是物质,“名”,它有精神,它有神识在里面,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所以叫它做名色。
4 在母胎里面再长大一点就长成人形,六根具足,就是眼耳鼻舌身具足了,这叫它做“六入”,我们现在讲胎儿。
5 到“受”这就出胎了,这一出胎,他就有感受。小孩一出来,他接受外面的风寒,接受外面的感受,这时候他只有受,这个分别心还没有。
6 小孩渐渐长大,我们讲这小孩懂事了,懂事什么?他有分别、他有执着,这就有“爱取”,就有爱了。
7 在只有“受”,还没有爱取的时候,可以试验得出来。你看那个婴儿,你给糖给他吃,他很喜欢,他拉那个大便,你给他吃,他也很喜欢,这个时候就晓得,他只有“受”这个阶段,还没有到“爱”。
8 一到“爱”的时候,他就有分别了,哪个他要的,哪个他不要的,他就有拣别,分别执着愈来愈重。
9 再长大一点,他就有得失心,他就有占有,喜欢的他要占有,不喜欢的他排斥,这叫做“取”。
10 “受”是果报,“爱、取、有”这是造业。什么叫造业?“爱、取、有”就是造业,这就造业了。
11 “爱”的范围太多,爱就是无明、就是迷惑。爱了之后,他就有行为,就造作,造作之后就“取”,这是迷惑,迷惑造业!这就有业习种子了。
12 “有”是阿赖耶识里面善恶种子种下去,有了,有种子。有种子来生又要受报。我们今生的造作是“爱、取、有”,来生还要轮回,还要去投胎。
13 自己喜欢的,这是“爱”;要把它占有,这是“取”;不喜欢的,要叫它离开,也是“取”,都是取着,这叫造业、造作。起心动念造作,“取”这个字都包括了。造作后面就“有”。
14 我们特别要记住,无明是过去世的事情,是无可奈何。现在对于一切法要是生了贪爱,要是想执取,执取就是占有,这都是迷惑颠倒,自己一定要觉悟!
15 迷惑颠倒就造业,既然有业,当然就有果报。由此可知,我们这个占有欲,就是佛门讲的造业。
16 善业有善报,恶业有恶报,恶报是在三恶道,善业是在三善道,总而言之,脱离不了六道轮回,所以业不能造。
17 我们眼前所有一切境界“不可得”是真的,你以为得到是假的,是你一个错误的观念。
18 今天,这个也是我有的,那个也是我有的,说老实话,连这个身体都保不住,何况身外之物?
19 身体怎么保不住?从家里到学校来,你以为还是同样一个身体?错了,不同了,这里面细胞新陈代谢不晓得换了多少!
20 在家里那个你跟现在的你是两个,不是一个,千万不要误会。我们这个身体刹那刹那在生灭,保不住,都不可得,何况身外之物。
21 身不可得、万事万法,统统都是刹那刹那在变迁的,哪有一样可得?没有一法可得。
22 如果真的明白这个事实,那个得失的念头打掉了,原来不可得,我何必想这些?
23 世间人忧虑、烦恼,百分之八十都在得失上。得失的念头打掉了,他的烦恼忧虑就少百分之八十,那个人就真正幸福、快乐、自在了。这是说境不可得,事也不可得。
24 《心经》说“无智亦无得”,我们以《心经》来说,不仅五阴、六入、十八界不可得,连能证的智、所证的菩提涅盘也不可得。你要问为什么?心性本空故,就这个道理。
25 能变的“觅之了不可得”,所变的那些境界怎么会可得?如果你契入这个境界,就是把事实真相统统明白、统统了解。真相大白,这就是悟入实相。
26 悟入实相,我们在一切现象界里面就得大自在,游戏神通!
27 你可以受用,可以享受,不能占有。你说这是有,那就错了,你可以尽情去享受,你决定不能动一个念头。这是有,这是真的,那就错了。
28 诸佛菩萨在九法界里游戏神通,他的日子过得多么自在、多么潇洒,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佛菩萨那样自在潇洒?
29 我们处处执着“有”,念念想占有,坏就坏在这里,不知道一切法本空,不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。
30 我在一切法里面,远离妄想分别执着,就不会迷惑颠倒;换句话说,始终保持清净心,没有妄想,没有分别,没有执着,永远不失真实的智慧。心地清净,智慧现前,这就对了。
31 对于一切法,受用是可以的,不要有占有的念头,这个很重要!
32 譬如我们今天有一栋房子,房子可不可以有?可以有,我需要住,但是不要以为这个房子是我的。明明所有权状是你的。是的,事上是有,心上没有,将来往生才自在,没有牵挂。
33 如果这里有房子、有财产,往生的时候还舍不得,那就完了,你就去不成了,这一点很重要!
34 诸位要明了,财色名食睡、名闻利养,没有一样是好东西。人生很短暂,你能占有多久?你能够快乐几时?何况享受这一点名闻利养,要付出多大的代价,这真正是得不偿失!
35 世间所有的这些快乐都是虚假的,我常常把这个世间的娱乐比喻做吸毒、麻醉。吸毒的时候是有一阵快乐,过去之后,苦不堪言,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!
36 佛法里头有真乐,世间人不懂得。说实在,这个世间迷惑颠倒的人多,真正觉悟清醒的人很少!
37 佛教我们放下,佛教我们舍,一切尽舍。这个舍,不是事上舍,是心上舍,心上决定不能有。
38 经上说得好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虚妄,有,不是没有!它不能永远存在就是了。凡所有相都是刹那变化,不会停在那里的。
39 你明白这个真相之后,我们在一切“假有”里面,在“妙有”之中,你可以受用,受用随缘。
40 每一个人的受用都不一样,你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多,你这一生在物质享受就丰盛;你修的福报少,在物质上就比较清苦。
41 儒家所谓“富贵安于富贵,贫贱安于贫贱”,这个态度是最正确的。贫贱不羡慕富贵,富贵也不会骄慢,对贫贱也一样尊重,这是真正学问,真正智慧。
42 《金刚经》说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既然梦醒了一样也没得到,在梦里头干一些糊里糊涂的事情,拼命在里头追求,拼命想占有,岂不是愚痴到极处?
43 我们人生短短数十年也拼命去妄取妄求,到最后还是一场空,一样也得不到,正是古人所说的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,何苦来?
44 佛教我们舍,不是没有道理的,是有很正确的道理叫我们舍。舍对自己决定有好处,不肯舍对我们决定有坏处,利害应当要分明。
45 我们学佛的人对这事实真相明白之后,我们“爱”什么?“取”什么?“有”什么?这个重要了!
46 修净土的人,经论上古大德特别教给我们,我们这个“爱”要爱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要“取”九品往生,那就行了。
47 除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外,统统不能爱,统统不能取,统统不能有,这样的人决定往生。
48 对于这个世出世间法有一丝毫贪爱,就是你往生的绊脚石,你就去不了。所以你要真正舍,要舍得干净,只取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本宗里面所谓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。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