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D 打佛七 ~
1 真念佛,就是以清净心念佛。如果你心里还有一丝毫牵挂,你就不叫做真念佛。
2 我们现在打佛七,一天念到晚,都不是真念佛,都有牵挂。什么人真念佛?理一心不乱的人是真念佛。
3 我们一般讲打佛七,佛七法会,那真是李老师所讲的热闹法会而已。
4 诸位要明了,七天七夜一句佛号不间断、不夹杂,这才叫做佛七。你心里还有牵挂,怎么能讲打佛七?
5 你这一句佛号不晓得怎么念法,你这佛七怎么打法?严格来讲,要认真打佛七,必须把《阿弥陀经疏钞》、《阿弥陀经要解》详细讨论之后,再打个佛七,那就很像回事情了。
6 好像念书,打佛七要去考试,书都没念,考什么?没法子考!书读好了再考试。
7 教义不明,佛号不相应,盲修瞎练,打什么佛七!这个话说出去,人家都说我们太狂太傲了,瞧不起人。今天对着《弥陀经疏钞演义》,你们想想是不是真的?
8 搞清楚之后,这一句佛号才晓得怎么念法,才晓得如何声声都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。
9 具足定学,你这个佛号能断见思烦恼;具足慧学,你的佛号能破根本无明;具足三资粮,决定上品上生,一生成就。
10 讲到念佛往生,一定要先明白“自性弥陀”,这是念佛法门理论的根本。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,得要把《阿弥陀经疏钞》、《阿弥陀经要解》详细深入地研究才行。
11 搞明白了,跟诸位说,三资粮里面的信愿建立了,你有真信切愿,然后修行。
12 修行,你修的什么行?就是修的一心。用一心称名,用称名达到一心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
13 我们想想,我们在境界里面为外境所动摇,我们一心失掉了。所以这个一心要始终保持,见色闻声,任何的异端,绝不坏我一心称名。
14 任何的异端要是不能破坏你一心称名,那就是帮助你一心称名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它不能破坏,就成就你;不能成就你,就破坏你。
15 异端邪说一到你面前,你一接触,你还是一心,还是阿弥陀佛,绝不为它所动,这就看出你的功夫。你这个功夫已经到八风吹不动,这是好境界。
16 一看一听就起分别执着、就动摇,虽然你天天念佛,功夫不得力,为什么?小小境界风一吹,你的一心失掉了。
17 在境界当中要历事练心,练什么心?就是练一心称名。修的是“一心”,方法是“称名”,就用这个方法,决定不改。
18 像《楞严经》大势至菩萨所讲的“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”,心开就是开悟,大彻大悟。
19 不需要借任何方式来帮助,不必参究,也不必持咒,什么都不需要加,就是这一句名号念到底。一心称念,念到一心,你的功夫成就了。
20 还有一句话非常要紧的,“求愿往生”。念念要求生西方,为什么?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无上道。
21 佛在《阿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,一心称念,念到一心,西方净土只要七天,七天就成功了。
22 念佛法门里面,打佛七就是经上讲的“若一日,若二日到若七日”,七天功成是这个意思,克期取证。
23 也许诸位不相信!你也打了不少次的佛七,结果恐怕佛七打下来之后,烦恼更多,业障习气更重,连个消息都没有,所以你不相信。
24 为什么你七天没有收到效果?给诸位说,是你念佛不如法,所以你念得没效果,你不能成功。
25 如果真正是一个如法的道场,挂个招牌打佛七,“七天就往生”,我相信你们也绝对不会去!到这个地方七天就送死了,这还能去?这不能去!
26 可见得你们打佛七,口是心非,根本就不想往生。信不真,愿不切,念得也不如法,怎么能成功!
27 净土法门要是信愿行三个条件都如法,七天就成功。不但净土宗祖师这样说,其他宗派那些大德们也是这么说。
28 我们看到窥基大师的《弥陀经通赞疏》,他是法相宗,他在注解的序文里面对这个法门赞叹备至,认为它是至圆至顿,也就是赞叹经上讲的七天成功,没有比这法门更快的。
29 我们要问:七天之内能成功的,过去有没有人做到?你们去看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,真有!
30 我们心里面想着求生西方净土,可是不想现在就去,如果阿弥陀佛来了,还要跟阿弥陀佛讨价还价,“我还想多活几年,等我活够了再去”,这个心就不诚!
31 现在的佛七,只是到那里培养一下念佛的习惯,除此之外,什么也得不到!
32 过去我在台中,李老师告诉我:“真正打佛七,人数决定不能超过十个人。超过十个人,主七师的精神照顾不过来。”
33 就跟学校老师教学生一样,这班里面学生少,只有十几二十个,这个老师全部精神,每一个学生能贯注到,那个学生学业当然好。
34 如果这个班上学生六十人、七十、八十人,老师哪有精神!看作业,划一划就完了,为什么?没有时间看。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学生的作业,老师都没改过。
35 不像我们从前,我们以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,拿作文来说,老师不但改,到我们面前来教,一句一句来讲解,他为什么能这样改法,能讲给我们听,为什么?学生少。
36 只有十几个人,他有时间,五、六十个学生,他没办法!所以佛七不能超过十个人,那叫真正用功办道。
37 同时我觉得,如果是打佛七,最好是先把《弥陀经》详细地研究讨论一番。
38 像《弥陀经疏钞演义》仔细地讲过一遍,讲完之后,我们举行一个佛七,或者连着七个佛七。理论、方法、境界统统都明白了,我们才实行,我们才来干。
39 那个佛七等于考试一样,书都没念去考试,考个什么!当然得零分。所以一定是先讲经,后举办佛七,这比较如法。
40 今天的佛七、禅七,统统是法会,统统是修福,为什么?不如法。真正念佛堂打佛七,这七天七夜只有一句佛号,不能起第二个念头;口里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不能说其他的话。
41 打佛七里头,决定不准讲话的,而且念佛声音七天七夜不能中断。这一支香念完,就张家长、李家短,这是法会,不是佛七。
42 李老师告诉我,真正打佛七,不能超过十个人,超过十个人以上都会变质,变成法会,不是念佛!
43 主七师他的精神能力能照顾到十个人就很不错;人太多了,主七师是形式,没有办法照顾到。
44 主七师对每个人都要观察到他的境界,都要晓得,使他这七天真正能得利益,真正能有一点成就,像功夫成片、一心不乱。
45 功夫成片、一心不乱,打佛七求的是这个。人多了没有办法,都变成形式了。现代人就喜欢形式,不重实质!
46 真正讲到利益,必得要效法远公大师。在念佛堂念佛,大家发心一生不出山门,或者划定一个界线,真正把心定下来。
47 从前念佛人多半能通达教理,现在念佛人虽有场地,念了两天,他心愈念愈烦,他走了,原因在哪里?不通教理。他不晓得净土法门的功德利益殊胜,所以他没有耐心。
48 如果真正明白净土这个法门的功德利益与好处,我相信他一定尽形寿不离开山门,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!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