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T 提高知名度 ~
1 今天所谓是打知名度,自己来捧自己,自己夸赞自己,自己宣传自己,这是错误的。
2 他打知名度的目的,实在讲很简单,就是希望别人对他恭敬,求名闻利养。
3 他不择手段地搞宣传,提高知名度;搞这些,这都是妄语恶!诸位要知道,不管是什么妄语,果报统统在地狱。
4 他不晓得惭愧,他不怕因果报应,难可降化。佛菩萨对这些人也没有办法教导他,为什么?他不肯接受,不肯学好。
5 实在说,自古以来,佛是一个很好的榜样,没有一个自说功德的。尤其是在佛门里面,我们没有见到一个自夸的。
6 故意制造知名度是错误的,那是贪心、傲慢心。那里头有烦恼,那不清净,那不是佛法。
7 名气往外面宣扬是自然的,不是故意制造的。但是要晓得,一个人往往出了名,大家对你一恭维、一赞叹,自己也不晓得多高多大了,往往一生的前途从这里毁掉了。
8 我第一次见李炳南老居士,他告诉我两句话,“不要毁谤人”,这个我懂;第二句话说“不要赞叹人”,我就不懂了。
9 为什么不赞叹人?我也不敢问他,想了一个星期还是不懂,就去请教他:“为什么不赞叹人?”他说:“赞叹人比毁谤人的过失还要厉害!”
10 这个人没有到这个程度的时候,一赞叹,他就满足,他以后永远不会再进步,为什么?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,以后不但不进步,往后退步,会变得贡高我慢,所以不能赞叹。
11 什么人可以赞叹?你骂他,他不生气;赞叹他,也不欢喜,他如如不动,这种人可以赞叹。赞叹他,他不接受,根本不受你影响,到这个时候才可以赞叹。可见得这不是个容易事情。
12 名利现前的时候,是最危险的关头,是最容易堕落的时候。这是我们一定要看清楚、要认识清楚,要特别地记住!
13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智慧,一定要舍名闻利养,才于道业没有妨碍;否则的话,一沾上名闻利养,一个人的前途从这里断送掉。
14 他的智慧没有了,烦恼起现行,不但不能弘扬正法,往往障碍正法的弘扬,甚至障碍别人修行。
15 在名闻利养这里面起嫉妒、障碍、烦恼,这是必定会堕三途的,所以这是特别要注意。
16 当你修行有一点点成就了,按现在所讲的,你的知名度就高了,知名度高是麻烦事情,不是好事情。
17 名气大了,来找你的人也多了,应酬也多了,这个时候障碍来了。往往名闻利养一来,人怎么样?贪嗔痴慢就来了。
18 谛闲法师参禅的徒弟,他没有功夫的时候,大家也不称赞他,没有名闻,他是个很好的出家人,很有道心的出家人。
19 等他有了一点成就,名闻利养来了,就贡高我慢,烦恼就生起来,所以才堕落,才会着魔,这个要知道。
20 很好的修行人到后来着魔的太多了,为什么会着魔?就是名气一大,利养一多,贪心起来了,傲慢心起来了,这就着魔了,这个就麻烦。
21 修行必定经过这个阶段,在这个阶段要怎么办?你要有智慧光明内照、返照。在这个时候自己要觉悟,名闻利养来了不要着相,要从内心里头舍掉。
22 以近代这些大德来说,像印光法师、虚云老和尚,这大家都知道的,他们的名闻利养太大了,他能舍,舍得干干净净,所有的供养连一分钱都不用,都拿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。
23 印光大师一生印经,他叫这些在家弟子们办了一个印刷厂,苏州佛经的弘化社。弘化社的资金就是信徒供养老法师的,老法师统统拿到那边印送经书、善书,普遍布施,他做这个事情。
24 虚云老和尚拿信徒所有的供养去修庙,到处修庙、建庙。有些新出家的人很苦,没地方住,他盖好了就找这些人去住,帮助那些新出家的人,自己一分钱都不要。
25 虚云老和尚穿的衣服,你们看到照片,补的一块一块,补了好多块,他难道没有钱去做一件新衣服?有的是钱,钱太多了。泰国的国王都是他的皈依徒弟,哪里没有钱!钱统统做善事去了。
26 这个就是名闻,他有智慧,他不迷惑,他没有被名闻利养迷惑。每位同修在学佛的道路上必定经过这一关,如果名闻利养来的时候,你没有智慧就完了,你必定堕落。
27 古人一定要自己真正有智慧、有定力,真正到八风吹不动,才出去弘法利生。
28 因为弘法利生的时候,名闻利养一定会来,你会受到别人的恭敬、供养,一定会来,一来的时候,自己要把握不住,马上就堕落,就淘汰掉,非常危险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29 弘法利生,能令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但是要有智慧,这才能真正利益众生。
30 否则,他知名度再高,甚至于全世界没有人不晓得,也没有用处!最有名的电影明星,知名度是真高,有名又有什么用?没有用处。他那个名里头没有智慧。
31 他在社会上有了知名度,跟着也有利养。可是要记住,名闻利养很容易淘汰人,这一关要不能突破,他就在这个地方堕落下去,被名利所害。
32 有智慧的人,才不会执着于利养,他们真正会看破,会放下。放下名利,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,我们才能得到真精进。
33 多少念佛人,尤其是领众念佛,到后来不能成就,本来念佛念得很好,后来也都被名闻利养害了。名闻利养是大魔障,没有智慧不行,所以自己一定要谨慎,要知道。
34 弘法的大师,名闻里面有智慧,这个名闻就没有害处。这个“名”,对于初学的人讲没有好处,如果他没有智慧,必然会堕在名利之中。
35 财、色、名、利,这是四大魔王,最是害人法身慧命,引导人永堕地狱。众生求名利是害自己的法身慧命,这不可不知!
36 我们必须要舍名闻利养,功夫才能够精进,对于自己的道业才不至于造成妨害,这是非常地重要。
37 往往有许多聪明人,对名闻利养这一关不能够突破,从这个地方堕落下去的太多太多,这是不能不警觉的。
38 小有名气之后,一定要有智慧。智慧就是决定舍弃名闻利养、远离财色,一丝毫都不能够染着。
39 一个修行人真正用功,所谓是实至名归,不要去求虚名,到自己真正有德行、有学问、有修持,自然名闻就远播,我们讲这是小有名气。
40 但是诸位要知道,名能害人,名利都能害人。如果没有智慧,往往就迷了,就迷在名利里面。这一迷,就一定堕落。
41 所以修行,在这个阶段当中,自己要有智慧。有智慧,能将名闻利养的祸害,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换句话说,自己必须远离名利,这才不受其害,才能把功夫不断地向上提升。
42 我们要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,一定要亲近善知识。世尊在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里面,第一句话就教导我们学佛一定要跟一个明师,这是我们一生成功失败关键之所在。
43 明师,不是名气大。知名度高,没用。佛跟我们讲的那个“明”,是光明的明,不是名声的“名”。
44 这很显然告诉我们,你要跟一个有修有证的人修学。找到这么一个好老师亲近他,你会有成就。
45 现在有修有证的人找不到,那怎么办?能够找到个真有修行的人,就算不错了。
46 佛在经里头常说,“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”,我们能不能遇到好老师,不在外缘,还是在自己。
47 自己如果有真诚心修学,佛菩萨会照顾。佛菩萨会给我们做增上缘,你会遇到好老师。
48 如果你自己心地不是真诚,你决定遇不到好老师。因为纵然遇到,你也不相信,你也不受他的教诲,遇到等于没有遇到,所以归结到最后还是自己。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