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D 大智大觉 ~

1 念佛法门的确是不可思议的法门,的确是难信之法。

2 什么人相信?唯有大智慧的人,才能真信。

3 我们看看有一些人,听到这个法门,他也真信,好像他没有什么智慧,也没有念过书,甚至于还不识字。

4 可是人家念几年佛,居然能够坐着往生、站着往生、预知时至。这算什么?跟诸位说,这种人就是大智之人。

5 佛法里面讲的智,跟我们世间人讲的智慧不一样。我们世间人所觉察到的那个智慧,佛法里面叫世智辩聪,那个不是真智慧。

6 真智慧是什么?对如来第一法门,一点疑惑都没有,这是大智。

7 念佛法门,蕅益大师讲:最简单、最容易、最稳当、最快速,无量法门里面没有比这个法门更理想的,没有比这个法门更殊胜的。

8 诸位能听到这个法门,这是很大的福报,没有福报的人听不到。

9 你真正把这个法门搞明白了,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,这一生成佛了。

10 修学其他的法门,一生想成佛不容易。这个法门一生成佛,不但是成佛,成圆教的佛,真是不可思议!

11 念佛法门,又叫念佛三昧。为什么叫念佛三昧?三昧就是正定,是用念佛这个方法成就三昧,所以叫它做念佛三昧。

12 念佛三昧,严格讲就是事一心不乱。功夫成片是相似的念佛三昧。

13 一心不乱,就是大智慧。要知道一心是体,智慧是用,一心起用就是般若。

14 般若跟禅定可以互为体用,禅定是体,般若是用;般若是体,禅定也可以是用。所以念佛法门,也叫作“般若三昧”。

15 般若之体是什么?实在讲就是清净心。

16 你要求般若,到哪里求?不是去念《般若经》、念《金刚经》你就有般若了,没这个道理!念了《大般若经》,你愈念愈迷糊,愈念愈糊涂。

17 般若一定是从定中去求,禅家讲甚深的禅定。他得甚深禅定,他智慧开了,就是六祖所说的“本来无一物”,这就是般若,般若之体。

18 在我们净土里面讲,就是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有事一心、有理一心。这是讲的理一心,事一心还不行。

19 事一心是定,它能够伏烦恼,不能够转烦恼为菩提。诸位要晓得,那个烦恼跟般若智慧是一桩事情,是一不是二。

20 定能伏烦恼,不能转烦恼,不能把它转变;到开智慧就行了,就把烦恼转变成菩提,把生死转变成涅盘,它是一个东西,不是两个东西。

21 诸位要晓得,讲断烦恼,这个“断”字不是真的断,真的要把烦恼断了,般若也断掉了,那还得了!这个断实在讲是转,烦恼没有了,烦恼都变成智慧了。

22 迷的时候,把般若转变成烦恼了,这叫凡夫,迷!觉悟的人把你的烦恼习气统统转变成大智慧了。

23 经上常讲: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盘。因为它是一个体。

24 佛教给我们就是要转变,你要会转变。由此可知,佛法确确实实它是活活泼泼,不是个死呆板的。

25 小乘人那根性实在是劣,他死在字里行间、死在教下,他转不过来,他的能力充其量只能伏,伏到最高也不过是证阿罗汉而已。

26 阿罗汉没智慧,三德秘藏是般若、法身、解脱,阿罗汉没有证得法身,也没有般若,阿罗汉只有一点点小的解脱,这个解脱是从定当中得来的,没有得大解脱。

27 大的解脱一定要从般若智慧里头转烦恼成菩提才行。由此可知,这个智慧非常地重要。

28 智慧是佛法追求的最终目标,也是真正的目标。求智慧的方法绝对是禅定,这也是没办法改变的,不从定当中决定得不到智慧。

29 要想开智慧,一定要修清净心,也就是讲修一心,你才晓得这是真正地重要。

30 清净心起作用,就是般若智慧。我们心不清净,那就没有法子!你再聪明、再有智慧,都叫世智辩聪,不是般若智慧。

31 我们今天修学念佛法门,对于其他法门,我们一律赞叹、称赞,我不学。

32 不管人怎么称赞那个法门怎么好怎么好,我们无动于心。我们也同意他的说法,可是我们绝对不生起一念想修学的念头,这叫正信,这是大智。

33 中国古人常说:“唯大智与下愚不移。”殊不知下愚就是大智,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。

34 我们今天信心不足,愿不恳切,我们没有大智。

35 我们虽然没有大智,可以培养。为什么?毕竟我们对这个法门能生起欢喜,也能发愿,证明我们在过去生中,对这个法门确实有缘,而且这个缘很深。

36 现在善根福德虽然差一点,我们努力一点,可以能够把它弥补起来。信心不能够生起,靠现前的努力,多读大乘经典,可以帮助我们增长信心。

37 多读往生的传记,可以激发我们求生的愿望,看那些人都去了,这个能把我们善根福德还差一点的补足,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必定圆满成就。

38 修学净土法门要大智慧、大慈悲,要不休息、要常精进,你才能往生。

39 文殊表大智,弥勒表大慈,《阿弥陀经》上别的菩萨他不举,特别举这两位菩萨,用意很深!

40 因为信愿持名所要求的就是“不怀疑”,把你的疑情放下,舍掉;“不间断”就是不休息;“不夹杂”就是真精进,夹杂就不叫精进!

41 所以菩萨名号在此地就显示出修学这个法门重要的原则。我们依照这个纲领原则来修行,这一生必定成就,像世尊、像弥陀一样的大智大慈。大智,契入诸法实相;大慈,普度众生。

42 《阿弥陀经》是一切诸佛普度众生第一法门,而且是将极罪恶的众生叫他十念一念就能往生,就能成佛,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!

43 这个法门妙,这个法门殊胜,跟其他法门确确实实不一样,为什么?容易,其他的法门难!这个法门回光返照,就是你立刻回过头来想到一句阿弥陀佛,就回头了。

44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起贪嗔痴慢,这迷邪染;在这个时候忽然一念觉悟,念一声阿弥陀佛就回头了,就是返照。

45 古德告诉我们,我们起心念这句阿弥陀佛,这一念是“始觉”,就是开始觉悟;所念的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源,就是“本觉”;始觉与本觉是一不是二,这叫“究竟觉”。

46 能念的自己跟所念的阿弥陀佛,这都分不开,这当中没有界限,所以它确确实实是法性、是本体、是心源。这在念佛法门里面容易体会、容易做到。

47 换句话说,当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,这个就是紧要的关头,能够立刻觉悟,立刻把它转成阿弥陀佛,这就行,这就叫返照心源。

48 这个时候“佛法一时双足”,“佛”是大智大觉,“法”是正知正见;大智大觉、正知正见同时都现前,这两样统统圆满,统统具足了!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