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H 弘法利生 ~

1 释迦牟尼佛修行,他来弘法利生,不是求荣华富贵,而是教我们舍荣华富贵。

2 世出世间第一善行,无过于弘法利生。

3 给一切众生共享的第一大福,无过于弘法利生。

4 弘法利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、转迷为悟、转凡为圣。

5 弘法利生,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认识佛教,认识净土,为他们种善根,帮助他们善根成熟。

6 弘法利生,决定没有丝毫为自己的念头,你就得弥陀威神加持

7 弘法利生,依然是自利,决不是利他而已。

8 诸佛菩萨弘法利生,天天接触外面境界,他自己决定不动心,决定不起念,永远保持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

9 “六度”是菩萨入世弘法利生的六条守则,必须要遵守的原则。

10 “净业三福”的第三个条件,是“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”;劝进行者,就是弘法利生。

11 劝进行者就是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,讲解给别人听,劝别人学佛。

12 弘法利生也叫大放光明,那就是帮助大众破迷开悟,帮助大众断疑生信。

13 人生真正的意义、真正的价值,说老实话,就是弘法利生。

14 自己这一生能超越六道轮回,也能帮助别人了生死、出三界,这有意义,可是真正认识这一点的人不多!

15 菩萨,特别是在末法时期,弘法利生绝对不求恭敬,绝对不求供养,只要众生觉悟。

16 弘法利生决不是为自己,绝不求名闻利养,你就会得到佛菩萨加持。

17 如果弘法利生里面求自己的名闻利养,增长自己的贪嗔痴慢,你的果报决定是在三恶道。

18 报佛恩,唯有弘扬佛法、依教修行。

19 如果诸位发心将来弘法利生,弘扬佛法;那我就劝勉诸位弘扬“念佛法门”,这才是真正报佛恩。

20 根本智就是清净心,后得智就是清净心的起用;有这两种智慧才能够弘法利生,才能够续佛慧命。

21 能够不受财色名利诱惑的人,就不是一个普通人;这个人有资格学道,有资格弘法利生。

22 现前世间弘法利生的这些善知识,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你供养他、请他说法、请他教学,就是修福。

23 我们今天讲弘法利生,这是大心菩萨所作的。

24 你要行菩萨道,先要把这四句老老实实做到:“实当念佛,截断狐疑,拔诸爱欲”,杜众恶源。

25 你自己德行成就了,心地清净了,然后才能够弘法利生。

26 自己心地没有到清净的时候,好好地修行,这叫真正的自利利他。

27 纵然这一生不说法,你修行的榜样叫人佩服,叫人赞叹,那就是弘法利生。

28 弘法利生是真供养,可是弘法利生一定是在依教奉行之后,为什么?因为自己没有证实,没有亲证这个境界,总是隔一层,介绍给别人,别人免不了起疑惑。

29 弘法利生不在时间长短,在真正的功力的厚薄。

30 弘法利生,一定要记住本土化与现代化的重要,你才能收到效果,才能普度众生。

31 佛教我们要随缘不要攀缘,所谓知足常乐,不但世间五欲六尘的受用我们知足,即使弘法利生的事业也要知足。

32 不知足的人苦!不知足的人贫!知足的人富有。

33 想弘法利生也是胡思乱想,真的弘了法没有?利了生没有?不见得。

34 利益众生,除了劝人念佛之外,这是真实的,其他都靠不住。

35 真正要想往生,什么都要放下,随缘度日,老实念佛!

36 即使是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也得要放下,随缘做,不要攀缘。

37 弘法利生,随缘,心就清净;攀缘,心不清净。

38 有缘,我们尽心尽力去做,功德就圆满;没有缘,不要去强求。

39 弘法利生,决定要保持自己心地清净光明,不受一丝毫的染污,这样我们就会做得很自在、很快乐。

40 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戒定慧是功德,那是决定能往生。

41 许多念佛人以为弘法利生、做很多慈善事业可以往生,实际上那不是功德,他做的是福德。

42 社会慈善福利事业,在家居士可以办,因为他的本分的事业不是讲经说法、弘法利生的,他的本分是护法;当然也可以弘法,弘法是他兼任的。

43 出家弘法是本分,本分没有做好,去搞别的,这是大错特错,这就是佛法衰败的原因,我们一定要清楚。

44 出家的比丘菩萨,只有弘法利生是他的正业。

45 纵然弘法利生,也是世间有漏的福报,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。

46 我们生在末法时期,只有专修念佛求生净土,才能证果。

47 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讲生死事大,六道轮回,福不能救。有福的人没有办法出三界,一定要有功德,才能够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,这是一定要晓得的。

48 这一生遇到佛法决定要往生,决定要见佛,我们只有这个目标,其他的统统没有。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