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F 佛陀的示现 ~

1 佛陀的示现必然是先以补处菩萨的身分,就是后补佛,以这种身分出现。

2 后补佛住在什么地方?住在欲界第四层天,兜率天的内院。内院是菩萨居住的所在,所以兜率天是我们娑婆世界里面凡圣同居土。

3 在娑婆世界,三界二十八层天,连我们地球和第四禅的五不还天,一共有三个处所是凡圣同居土。地球上是凡圣同居土,菩萨、罗汉也住在我们地球上,我们肉眼见不到。

4 欲界第四天是凡圣同居土,它有内院、外院,外院是凡夫天,内院是圣人。虽然是凡圣同居,兜率天人见不到内院,内院这些菩萨们也不跟兜率天人往来,跟我们这儿一样情形。

5 等觉菩萨所居住的净土,凡圣同居土他住的是净土,不是秽土,那多自在!他能舍他的自在、舍他的受用,降生到人间来,人间是五浊恶世。

6 虽然降生在人间王宫里,也是五浊恶世。拿我们凡夫眼光来说,这个牺牲太大!好像住在皇宫里面,现在把你送到监狱去坐监,这牺牲太大。

7 为了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,能舍弃自己的受用、享受,到人间来。这一点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就是教我们要效法他。

8 他能舍弃,为什么能舍弃?为了众生。他为了要服务众生、为了要救度一切众生,他把他安适的环境放弃、舍掉,不怕苦、不怕难去服务大众,这在佛法里面称为大英雄。

9 佛的殿称为“大雄宝殿”就是这个意思。他能吃人所不能吃的苦头,能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苦难,要为人之所不能为,这是大人物。

10 佛生在王宫里是为了教学方便,意义很深,所以佛示现在人间都以太子身分出现。

11 世间人所求的什么?富贵荣华、名闻利养。他一生下来就得到,生为太子身分,父王过世他就是国王,我们世间所谓“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”,在人间富贵到了极处。

12 他修行,他来弘法利生,不是求荣华富贵,而是教我们舍荣华富贵。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,是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我们求的就是这个,不是求升官发财,不是求荣华富贵。

13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印度当时的宗教非常之多,所谓是九十六种外道。这些外道多数都是出家修行,他们的苦行多半都是三年,出家人一定要修三年苦行。

14 佛陀示现,“你们修三年,我修六年”,时间比一般宗教长,所受的苦比一般宗教徒要多,所以佛以后出来弘法能降伏外道,外道没有话说。

15 九十六家外道所读的经论,佛都读过;外道所修的行门,佛都修过。然后佛下个结论:你们那些都不究竟。他可以说,他是过来人!

16 外道最高究竟的境界,佛都晓得,这就能摄受外道,降伏外道。多少外道跟着佛出家修行,道理在此地。诸位想想,佛用心之苦,真正是慈悲到极处,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、要学习的。

17 世尊这一次是示现藏教佛,,就是平常经论上所讲三大阿僧衹劫所成的佛。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这是示现的,因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劣应身,这是等正觉。

18 如果是示现无上正等正觉,那就像我们赞佛偈里面所念“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”,那个佛的身相是“佛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”,佛示现在我们面前,我们肉眼凡夫见都见不到,太大了。

19 你想想看,佛为什么从兜率降生到王宫,为什么舍离王位出家苦行,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为什么要这个样子,为的是什么?这就讲到本怀,为了度众生。

20 示现这个样子就是告诉你,你要想得到无上正等正觉,你要把这个世间一切舍得干干净净,如果还有一丝毫的牵挂,别说障你正等正觉,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都被它障碍住,所以一定要舍。

21 佛如果自己不舍,怎么能叫别人舍?自己不舍得干净,别人听了他的话就不相信。他自己真的舍得干干净净,当时之人见到他,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,后来读佛书的人也没有不敬他。

22 真能舍,就没有障碍;你没舍得干净,你才有障碍。你有障碍,你要反省,你没放下,这是说出佛出世的本怀。

23 佛一出现在世间,众生得到利益。根熟的众生得度,未熟的众生帮助他成熟,未种善根的众生帮他种善根,已种善根的众生帮他增长。

24 《梵网经》说,释迦牟尼佛成佛,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已经八千次。他老人家实在是无上正等正觉,我们要觉悟。

25 他证到最究竟、最圆满,一切法门里面第一无上的法门就是念佛三昧,就是西方净土。

26 你要是把千经万论读遍真读通,你就晓得《阿弥陀经》是一切经里面第一经,持名念佛是无量法门里面第一法门。

27 佛在三千年前,在印度示现成佛,还要示现八相成道,都是做给我们看的,给我们做一个榜样,知道修学应该怎么修法。

28 诸佛如来与大菩萨示现在我们世间,用意非常深,不但有言教,而且有身教。

29 佛同名同号的很多,佛的名号是因众生根机而建立的;诸位要晓得,佛菩萨都没有名号。

30 我们凡夫取名号,多半是对自己的期望。从前父母为子女取名字,是表示父母对这个小孩一生的期望。

31 诸佛菩萨的名号是应众生的需要,换句话说,就是佛菩萨教学的宗旨。

32 佛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成佛,这个名号就要叫做“释迦牟尼”,不管哪一个人来成佛,他的名号一定要用这个字样,为什么?这就是在娑婆世界这一个阶段要用这个方法来教。

33 这个名号的意思,“释迦”是能仁,仁慈的意思。换句话说,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缺乏慈悲心,所以提出这个宗旨。

34 缺乏慈悲心,而且心太乱,心不清净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所以又用寂默两个字。“牟尼”翻成中国意思是寂默。

35 由此可知,“释迦牟尼”,能仁寂默,是针对娑婆世界现阶段众生毛病来说的。我们念这个名号要把自己仁慈的心念出来,要把自己清净寂灭的心念出来,是这个意思。

36 我们这尊佛,本师,如果他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,他不能叫释迦牟尼佛,因为这个名号在西方极乐世界没用处。

37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仁慈,都大慈大悲,你还要他能仁,没意义!个个都是一心不乱,心地清净,“牟尼”两个字也用不着了。

38 这个名号拿到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极乐人统统已经修成了,所以必须要用“无量寿”。由此可知,佛菩萨名号是因众生而建立的,他到哪一个世界示现什么样身分,名号就不一样。

39 这个名号就是教学的宗旨,也就是教学的手段,叫一切众生闻名、执持,这当中起观照,而能够对治自己的弊病,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

40 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修行的时候,他遇到一尊佛也叫释迦牟尼。那个世界众生的状况,大概跟我们现在差不多,缺少慈悲心,心思散乱,所以佛才用这个名号。修行是经历三个阿僧衹劫。

41 我们这个世间修行,修到等觉是三大阿僧衹劫。佛在《阿弥陀经》上说,西方世界成立到今天才十劫,十劫里面往生到那边的人,修成等觉的已经是绝对大多数。

42 可见得西方世界的人,如果不是三、四劫就到这个地位,怎么能够占大多数?我们从这个数字里头观察的,这就晓得西方世界成佛是多么容易,一生成就的法门!

43 这一句弥陀名号受持的功德利益,超过三大阿僧衹劫的修行,与诸佛、补处菩萨没有隔阂,打成一片。只要你往生西方世界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,你也能与等觉菩萨天天在一起,这种薰陶的力量多么大!

44 这种机缘,在一切经论里面我们都没见到,一切诸佛世界里面也没有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殊胜的因缘,所以这个法门才为十方一切诸佛所赞叹。

45 《阿弥陀经》是不思议经,净土法门是不思议法门,这个经的本名《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》,你想想这个经的题目,不可思议!

46 中国佛教里面传说,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,善导大师所说的话,就是阿弥陀佛直接为我们宣说的。他说:“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。”

47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,为什么?就为了一桩事情,就是把西方净土介绍给我们。

48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,净土法门是尖端,至高无上!再没有比这个法门更高,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圆满!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