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B 不增不减 ~
1 真如本性里头一切法具足,没有一丝毫欠缺,所以古德说:“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”
2 性跟相是平等的,也是“不增不减”。增减是二法,二法就是迷了真如。二法是迷,觉悟了是不二。
3 正如同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告诉印宗法师所说的:“佛法是不二法,二就不是佛法。”
4 “一切法真如”,体是真的,相用也不假。迷了的时候,说之为虚妄;悟了的时候,说之为纯真。
5 迷了的时候好像有增减,悟了的时候没有增减。所以,在佛不增加,在众生并没有减少,一切法都是不增不减。
6 如果我们细细地去观察,一切法都是不增不减。现在的科学家也发现了,但是没有佛法说得这么透彻。
7 科学家说:物质不灭,精神也不灭。既然不灭,当然就不生。“不生不灭”,这是真实的!
8 一切相只有缘聚缘散,我们这个人身,也是四大五蕴聚集而现的相。我们人有没有生灭?没有生灭!真的没有。
9 你要以为人有生灭、有老死,那是你的幻觉,看错了!我们人确实是没有生灭。
10 像我们这个书一样,装订成册了,这是一本书。拆开来之后,那么多纸张散开,问你有没有书?没有书了。书有没有生?没有。
11 装钉起来,这里面没有多一张纸,拆开来也没有少一张纸,它就是因缘聚与散而已!
12 聚集的时候不增,散掉的时候不减,不增不减,不生不灭,一切法的真实相如此。
13 一切相只有缘聚缘散,而从自性清净心上说,不增不减,不垢不净。
14 无论你怎么修法,你的心决没有说是增加一点清净,没有。
15 修学无非是去烦恼、执着而已,一定要懂这个道理!
16 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上说得好:“自性清净,离垢清净”。
17 从本性上说,“自性清净”,本来不染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不增不减,不垢不净,这才是真正的清净。
18 “自性清净”,就是天台家讲的性德;“离垢清净”,这与天台家所讲的修德相同。
19 “垢”是指烦恼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。“垢”是烦恼,它能够染污本性。
20 这个染污不是真正的染污,如果本性会被别的东西染污,就不叫做真性。这个是相似,不是真染污。
21 好比阴天,太阳没出来,太阳到哪里去了?被云遮盖住。诸位想想,云能够遮盖太阳吗?不能遮盖,太阳太大太大了。
22 不能遮盖,好像是遮盖了。遮盖什么?遮盖我们自己的眼睛,我们看不到太阳。
23 有了烦恼这个障碍,我们自性清净就不能现前。若要自性清净现前,一定要离烦恼;不离烦恼,自性清净永远不能现前。
24 自性清净现前,就叫佛、就叫菩萨;不能现前,而被烦恼障碍住,就叫凡夫。这是千经万论、无量法门里面所说的原理原则,决定不能变更的。
25 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原则,就不是佛法。与这个原理原则相应,叫做学佛;不与这个原理原则相应,叫做外道。所以我们自己必得要检点自己的心行,有没有与这个原理相应?
26 我们天天修行,修的时候有没有德?修德,这个德是性德,修的是性德。性德是什么?“自性清净,性净障尽”。
27 我们每天修行,是不是烦恼一天一天减轻?是不是烦恼一天一天少了?这个心在境界里面果然一天一天清净,这就叫修德。你这个修就有了得,得什么?就是性德。
28 烦恼分分减,性德就分分透。如果我们每天用功修行,烦恼不见得减少,性德没透出来,虽然修,没有德,白修了!虽修,拿不出成绩。
29 诸位如果明白这个原理,无论你是念佛、参禅、持咒、诵经、礼拜,方法、手段无量无边,都不离这个原则。不管用什么手段,总是要断烦恼,要证自性清净心。
30 自性清净就是大菩提心,我们要证大菩提。
31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所讲的大菩提心,是至诚心、深心、发愿回向心。
32 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说的直心,是大菩提心的本体,深心与大悲心都是大菩提心的作用,有体有用。
33 大菩提心,就是佛心。佛是什么心?佛就是这个心。我们这个心跟佛不一样,所以我们不能成佛。
34 我们心果然跟佛一样,那就成佛了,成佛不是身成佛,而是心成佛,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!
35 大菩提心的本体是“至诚”,诚到了极处。诚是真,没有一丝毫的虚假,这个心叫真心。
36 对一切人、对一切物都要用一个真诚之心,决定不欺人。也许诸位认为:我要是用真心、诚心,我什么事都办不通!
37 有人说:“我做生意,我要不骗人,我怎么赚钱?”其实这个观念错误了,如果说骗人就能赚钱,会骗人的很多,他为什么穷光蛋一个?可见得他赚的那个钱不是欺骗来的。
38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,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,你命里头有的。
39 你真诚心,你今天做生意赚这么多钱,你用尽欺骗手段,你今天还是赚这么多,不增不减,那又何苦去骗人?没有这个必要。
40 我们待人接物要用真诚,不要虚伪,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、根本。这是菩提心的本体,本体就是至诚。
41 深心是自受用的心,自己受用的。对自己,真诚至诚心;对自己起作用就叫做深心。所以,深心是清净心。人最乐的就是心清净,这个最乐!
42 身心清净的人,是最快乐的人。深心就是清净心,好善好德这都是深心,自受用。
43 对待别人怎么样呢?至诚对待别人就是回向发愿心。我们的智慧、能力、身体、财富都能贡献给社会,为大众谋福利,这就叫回向发愿心。
44 不为自己而为一切众生,这是回向,回自向他。回自向他,我们的功德是不是都没有了呢?不是的。
45 《地藏经》上讲,如果自己修行不回向,这个利益只能得一世,顶多得三世。如果回向,那真是百劫千生福报享受不尽。
46 回向就好比点灯,我这一盏灯点燃一切灯,一切灯统统点燃了,我这个灯还是燃的,并没有灭。并不是我这个灯火一给他,我这个灯就熄掉了,这个灯没有熄掉,只有更光明!事实是如此。
47 譬如一间房间,我点一盏灯,亮了,几千盏、几万盏灯统统点燃了,更亮!把自己所修的功德扩大,扩大到无量无边尽虚空遍法界,怎么会有损失呢?不会有损失的。
48 真如本性里头一切法具足,没有一丝毫欠缺;性跟相是平等的,也是不增不减。可是,有几个人觉悟?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