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S 身口意 ~
1 佛把所有的行为归纳成“身口意”这三大类,你的行为再多,都没办法超越这三大类。
2 “身”是身体的行动、作为。
3 “口”是言语,言语是口的行为。
4 “意”是思想、见解。所有一切思想、见解是心里的行为。
5 口业是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。
6 意业是贪、嗔、痴。
7 身业是杀、盗、淫。
8 我们凡夫身口意行为不善,为什么不善?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无不是损人利己。
9 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,一开端就给我们提出修学纲领。这个纲领非常非常重要,那就是“善护三业”。
10 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。
11 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。
12 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。
13 为什么《无量寿经》要把“语”摆在第一?
14 因为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是口业,造口业最容易,造口业最可怕!
15 诸位念念《地藏经》,口业将来堕拔舌地狱、耕舌地狱;那个地狱,好多种地狱,都是因为你造口业而受的果报!
16 我们平常修积的功德,说老实话,都是从口业里头丧失掉的。
17 “律仪”,拿现代的话来说,是风度、礼节。
18 我们与人相处,身要端庄,不失威仪,一举一动要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!
19 “意”是意念,心地要清净。
20 三业当中以“意业”为主,意清净了,身语自然清净,这一定的道理!
21 意善心善,言没有不善的,行没有不善的,所以修行是以“意”为主。
22 我们晓得我们身口意三业过失是决定不免,如何能够把它减少到最低限度,那就是修行。
23 如果说身口意完全没有过失了,那就成佛了。
24 连等觉菩萨都不能说完全没有过失,为什么?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,那一品生相无明就障碍了三业的清净。
25 我们无明、尘沙、见思烦恼不但没有断,天天在增长,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怎么能说没过失?我们应当要向无过失这个方向去追求,尽可能减少过失。
26 一天都不能离开佛法;一天离开佛法,人就造恶业。
27 你想别人造业,就是自己造业;他在身口上造业,你在意地上造业。
28 我们能够真正保持着身口意纯善无恶,就能够断一切世间苦。
29 善护三业,是求生西方世界的基本条件。
30 心如佛、言如佛、行如佛,身口意三业都与佛相应,决定能往生。
31 佛在经上常常说: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
32 起心动念的造作,我们要特别地留意,要真正做到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
33 勿随嗜欲、不犯诸恶、言色当和,是身口意三业修学的标准。
34 不造恶业,身口意三业清净,当下即能得到利益。
35 落实十善业,三业清净,才算是真修行。
36 人生最苦,是从小未遇佛法,以致肆意纵情,造身口意恶业。
37 修行,身口意三业最重要的是意业,也就是从心地修起。
38 把错误的观念、思想修正过来,心正了,言语、身体造作自然都正。
39 我们以真诚的心、恭敬的心,昼夜不断地念佛,我们自己身口意的恶业,自然不会现前!
40 修行要真修!你经念得再多,一天念八个小时,佛拜得再多,一天磕十万个头,如果你身口意三业行为还是一样的,那一点用也没有!
41 平素我们心里所想的是五欲六尘,口里所谈的也是五欲六尘,一切作为都是要求得五欲六尘的享受,身口意造作的都是三界六道生死业,我们三业行为,干的是这些!
42 身口意是造业的工具,果报是堕落三途,轮回六趣。
43 诸位一定要知道,这一生要不能出离,下一生怎么样?下一生一定不如这一生。
44 我们在轮回里头,一世比一世苦,你要问这是什么原因?那就是我们在一生当中,造的恶业多,造的善业少。
45 恶业多当然往下堕落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
46 从今天起,三界六道生死之行统统把它放下,一心一意修西方净土之行:心里面念念阿弥陀佛,口里面念念阿弥陀佛,身体念念是恭敬礼拜阿弥陀佛。
47 正如善导大师所说的,只要我们身专礼阿弥陀佛,口专念阿弥陀佛,心专想阿弥陀佛,把身口意三业统统专在阿弥陀佛上,就能自在往生。
48 善导大师说:一百个人修就一百个往生;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,万修万人去!真的吗?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