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S 生活很苦 ~

1 凡夫不懂得佛行,过的是烦恼的生活。

2 他们的生活很苦,这个很苦不见得是物质生活缺乏。

3 贫有贫人的苦处,富有富人的苦处,贱有贱人之苦,贵人他也有苦,统统都有苦。

4 哪一个人不苦?觉悟的人不苦,明白的人不苦。

5 凡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不明白的人,他就不可能不苦。苦从哪里来的?迷来的。

6 我们现在生活很苦,做的工作,都是不甘心不情愿去做的。虽然你事业做得很好,试问问你是心甘情愿的吗?

7 世间人只有苦没有乐,世间人的乐是享受五欲六尘,从这里头得乐。

8 享受五欲六尘得的乐,就像什么?像吸毒的人打吗啡乐一样,那哪里是真的?找刺激!

9 刺激过后,苦来了。而且苦是愈来愈严重,乐愈来愈少,我们看看世间现象是不是如此?

10 贫穷人生活很苦,有他的苦处;富贵人那个苦不亚于贫穷,有很多富贵人的苦比贫穷人还厉害,还苦。为什么?患得患失。

11 富贵人那个心一天到晚提心吊胆,又怕钱贬值,又怕生意做不好,那个操心很可怜!

12 特别是人在晚年,现在这个社会,孝顺的儿女几乎找不到了,晚年很苦。纵然你有财富,你的精神生活很苦,没有人照顾。

13 我们也看到许多命里有财、发大财的人、亿万财富的人,他生活很苦,一生没享过福。

14 虽然有亿万财富了,他一毛不拔,不肯做好事,又怕别人害他,请了好多保镳来保着他。自己很节省,吃的是粗茶淡饭,一生都没有享受,最后死了,钱是别人的,你说这个人活得冤枉不冤枉?

15 我们要认真去修学,现在在这个时代,无论中国外国,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辛苦,即使是豪门贵族,表面上看,他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,做了总统,亿万财富了,他的生活很苦,很可怜!

16 他们出门要请保镳,怕人杀他,提心吊胆,这多苦。吃东西怕人下毒药,那个生活真是紧张,晚上睡觉都睡不好,日夜提心吊胆,哪有我们学佛的人这么自在!

17 穷人有穷人的苦处,富人有富人的苦处,总而言之,统统苦,这是事实。我们学佛的人自在,非常快乐,这些人看到的确是羡慕。

18 现在这个社会从表面上去看,好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,人们的生活水准,好像天天都在提高。大家只看到表面上的现象,其实这个现象,你也没有真看清楚。

19 如果真的看清楚了,你就知道,现在的社会这种发展并不乐观,里面的问题非常严重,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!

20 怎么知道?现代人心量窄小,智慧一天一天减少,贪嗔痴慢三毒一天一天增长。这是三毒增长,智慧隐没了,还有什么前途?人怎么不苦?今天大家生活很苦!

21 现代人生活紧张,压力很大,精神生活非常之痛苦。物质生活再好,也是富而不乐。

22 我们今天这生活很苦恼,苦恼的原因在哪里?不知道事实真相,于一切法当中有取有舍,不能随缘。

23 不能随缘,到处攀缘,这就是迷惑造业,那当然就有果报!

24 你看印光大师,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大德,一位祖师。他老人家一再地劝勉我们,一定要叫众生相信因果报应。

25 人人都能相信因果报应,每个人都守本分,都肯去种好因,天下太平。

26 不懂得因果报应的,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胡作妄为,造作恶业,他生活怎么不苦?

27 懂得因果报应,那就快乐,知足常乐!内心仁慈,一片祥和,他怎么不快乐?

28 释迦牟尼佛,人家是名闻利养样样都不缺,样样都不要;迷惑的人是天天想得到、想争取。

29 释迦牟尼佛把世间的荣华富贵舍得干干净净,苦行成道,这是做给我们看的。

30 觉悟的人,物质生活虽然艰苦,他精神生活圆满,实在讲,这种苦与乐是我们肉眼凡夫所见的。

31 我们觉得吃粗茶淡饭这个日子很苦;佛菩萨眼睛看到你们每天吃这些大鱼大肉很苦、很可怜,为什么?每天都跟众生结冤仇,这个债愈来愈重,你哪一辈子能还清?

32 你仔细去冷眼观察一下,到底谁的生活自在?谁的生活苦?所以苦、乐不是绝对的标准。

33 我们看修行人生活很苦,修行人看世俗人很苦、很可怜。所以要晓得,佛菩萨的生活是真实的,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、效法的。

34 释迦牟尼佛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不是彻底觉悟,过这个生活很苦!悟了之后,这个生活是大乐、大自在。由此可知,苦乐也没有标准。

35 我们学佛人,要把生活水平降到最低的限度。这个最低限度,各人标准不相同。

36 最低限度没有一定的标准,而是你自己去思惟,你自己去分配;务必要把自己的贪嗔痴慢、烦恼习气、分别执着放下。

37 烦恼习气是起心动念是“我”、“我的家”、“我的名闻利养”,这是迷,这种思想永远不能够脱六道轮回,永远生活在烦恼之中。换句话说,你活得很辛苦。

38 即使你过去今生修积大福报,你在这个世间做大官、做帝王,发大财,聚集亿万财富,你生活很苦,你不自在。换句话说,你一生当中没有快乐,也就是古德常讲的“贵而不乐”。

39 做了帝王、做了将相是贵,生活不快乐;“富而不乐,你聚集再多的财富,你生活很苦,你不乐。

40 这样的人生富而不乐,远远比不上贫而乐、贱而乐。

41 贱是什么?没有地位,贫民,在社会上一点地位都没有,他快乐;贫是没有财富,生活非常清苦,他有乐。

42 他乐的是什么?道,他随顺法性。随顺法性,随顺自然,古人所谓返璞归真,回归自然,这才得大自在!

43 好几年前,台湾翻译了一本书,描写澳洲土著的生活,书名叫《旷野的声音》。

44 澳洲土著,贫贱到了极处、到底了,一无所有!晚上睡觉是露天,睡在地上,只有一块兽皮,一半垫一半盖,他们快乐。

45 《旷野的声音》这本书我看过,为什么他这么快乐?他随顺法性。

46 他在这个世间确实是来游戏的,来观光旅游的、来玩的,真正是“于人无争、于世无求”。

47 “与人无争、于世无求”这两句话,他是圆满地、百分之百地做到。

48 如果你与人有争有求,你的生活当然就苦;换句话说,你过的不是真正人的生活,你过的是迷惑颠倒的生活。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