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S 四念处是智慧的观察 ~
1 所谓四念处:一、身念处,二、受念处,三、心念处,四、法念处。
2 我们今天一般人常讲宇宙人生观,换句话说,我们对人生的看法,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看法。这里面有迷有悟,有看到真相,有看到完全是虚妄相。
3 “四念处”,这是观智。智慧的观察,那就是看到真相。四念处的“念”字是智慧的观察,不是思想(思想是打妄想),不是念头。“处”就是所观的境界,以观智为境界叫做“念处”。
4 四念处,第一个是身念处。我们这个身体很肮脏不干净。我们要用它,不要恋爱它。恋爱它就错了,我们要用智慧来用它。
5 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它成就道业,世间人就很可怜,他利用它来造业,这多可惜?同样是一个工具,一个是利用它造业,聪明人是利用它来修行,利用它来证果,这是智愚截然不同。
6 我们晓得身体不干净,不但从七窍里排泄出来的,我们知道不干净,身上每一个毛细孔排泄出来的,都不是干净的东西,晓得里面肮脏东西往外面排泄。
7 佛教给我们“观身不净”,对于自己身体都不会贪爱,怎么会贪爱别人的身体?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要从自身放起,不再为这个身体去操心,叫心开意解。这才能够真正善养身,养这个身体,不要糟蹋它。
8 任意糟蹋身体这是罪过,这是错误的,你要懂得养身。会养身的人疾病很少,一定得长寿。不会养身的人糟蹋身体,那很可惜。
9 这个身体怎样才健康?一切顺乎自然。我们人的身心跟大的宇宙是一不是二,我们的身心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小,因此我们能够随顺自然,身体就会健康。
10 我们中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,譬如在饮食这一方面,冬天吃凉的,夏天吃热的。现在人他恰恰相反,冬天要吃热的,夏天要吃凉的,跟自然完全不相应,所以一切毛病都生了。
11 吃的东西,实在讲就是当地所产的,现在所生的。每个月所生的东西不一样,你就吃现前的,这就是最好的饮食。一年四季蔬菜水果都不同,这真正养生之道。我们应当要明了,应当要把这个道理发扬光大。
12 现在交通便捷,冬天也能吃到夏天东西,到热带去买。虽然是便捷,把我们整个生理跟自然生态破坏了。这是我们身体不能健康,不能长寿的主要原因。
13 在佛法里养生的原则,身要动,劳动是必要的。身体是一部机器,机器要运作、要运转,一定要动。身要动,心要静,心是静的,心是定的。
14 现在一般人,他身讲求不动,要很舒服,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心在动,恰恰相反,这人怎么能不生病?这病了没有医药医,没医药好救。他与事实真相恰恰相反。
15 第二、“受念处”,我们这个世界“观受是苦”。“受”是感受,或者说享受。除了童年学校生活之外,我们享受的是什么?何况在学校上课,念的是不愿意念的书,学的是不想学的东西,逼迫在做,这也很苦,但是比起踏入社会,那个苦轻得很多。
16 社会,这个一生的奋斗为的是什么?我们一天到晚,一年到头,天天在忙个不停,究竟为的是什么?为“贪嗔痴慢”,为“名闻利养”,为“五欲六尘”,都搞这些!天天在造轮回业,你怎么不苦!
17 一个人如果不学佛,到了晚年更苦。年老的人说寂寞最苦,所以找人打麻将,一天到晚看电视,很苦!学佛之人实在就不一样!学佛之人这里头就有乐了,念佛人天天读经、听经、念佛其乐无穷。
18 如果真正学佛,实在讲老年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年华!读经明理会开悟,念佛身心清净,何况经上告诉我们:“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”。
19 第三、“心念处”。“处”就是指我们的念头。我们这个世界的人,最苦的就是念头止不住,停不下来,像那个煮开的水一样,按不住的。
20 这什么原因?佛告诉我们,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。不是这一生的事情,生生世世的习气。我们之所以有六道轮回,这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,六道轮回就是它制造出来的。
21 佛法的修行没有别的,就是一个“定”。无量无边的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再多,目的就是一个,统统是修定。
22 “定”是本心,“念头”是妄心。如何能把妄心除掉,恢复本心,这就是佛法的修学,这就是佛法真正的功夫。
23 我们的妄念,不但在我们清醒的时候我们控制不住,我们在夜晚昏睡的时候,它还照起作用。你睡眠的时候作梦,就是它起作用。妄想的活动日夜不停,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。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,不能成就,道理就在此地。
24 藉着“观身不净”,“观受是苦”,就教给我们“观心无常”。无常是刹那在变化,这是妄心。妄心是生灭心,这个念头,一个念头起,一个念头灭,刹那生灭。因为有这么一桩事存在,所以我们看一切境界都是生灭的。
25 我们看有情众生,就是现在所讲的动物,有生老病死;植物有生住异灭;矿物有成住坏空,统统是生灭法。
26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,这一切诸法都是不生不灭的,我们看不出来,我们看的都是生灭。
27 为什么佛看的,跟我们看的不一样?佛用的心是不生灭的真心,所以看一切法不生不灭。我们用的心是生灭心,看一切法是生生灭灭,原来是用的心不一样。
28 佛告诉我们,不生不灭是真的,生灭是假的,所以佛的境界叫一真法界。“一”是什么?一心。没有念头的心就是一心,起了念头就叫二心。一心所见的这个境界是真的,叫一真法界。动了念头就叫十法界,起心动念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。
29 其实一真法界是不是真的变了?没有。外面真的境界并没有变,是自己感受当中变了。这个实在讲是很恐怖的一桩事情!所以我们要晓得,我们的妄心无常,我们要舍弃妄心,要认真地修定,定就是自己的真心。
30 四念处观,前面三种都是属于我们本身的,我们讲人生宇宙,这都是属于人生,人生观。最后这一条“观法无我”叫宇宙观,观察一切万法。
31 我们现在观念当中,都认为一切万法是真实的存在。佛告诉我们“观法无我”,“我”的意思就是存在。“无我”,这一切万法是假的,根本就不存在,像《金刚经》所讲的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虚妄就是无我。
32 《金刚经》后面四句偈讲得就更清楚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这四句偈可以拿来解释“观法无我”。
33 因为我们认为这一切法都是真的存在,所以在一切法当中就起贪、嗔、痴、慢,就生起烦恼。愚昧之人巧取豪夺,造作无量的罪业!这些东西他真的能拿得到吗?一样也拿不去。所谓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”。
34 既然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”,还要据为己有,还要坚固执着,这是什么原因?追根究底,他以为这个身是真的,一切万物也是真实的。为了要满足自己的享受,尽情地去夺取,这在造业。
35 造业当然有果报,所谓是“善业有善报,恶业则有恶报”。六道里面三善道,这是善业的果报,三恶道是造恶业的报应。人迷了,胡作妄为,稍微清醒一点的人,他不造恶业,他晓得人生在世一切的受用都有命,都有数。
36 命里面有,自然有,命里没有,求也求不到,它有个定数。更聪明一点的人,他知道命跟数虽然是定的,是定有,但是可以转变。所以觉悟的人,他能够改造自己的命运,创造自己的命运,这是个聪明人。
37 小聪明人自己命里头没有福,没有寿,他能够创造福寿,这是小聪明人。大聪明人那就是超越三界、永脱轮回,这是大聪明人做的,是彻底觉悟的人做的。
38 “四念处”,实在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们要明了它。所以一个真正学佛的人,真正明白人,对自己这一生决定没有忧虑,不会为自己将来担心,操心。不为自己,不为将来,只问今天我们怎样作法,那就对了。
39 我们要积德修善,什么叫善,什么叫恶,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。诸位要记住,一切利益别人,利益大众的是善,一切利益自己的是恶。
40 修善,念念为众生想,为社会想,为大众想,这就是真正修善。能这样做,你不要想明天,也不要想明年,你的明天跟明年一定比今天今年更好。为什么?你有福报。这是佛菩萨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之后,我们确实跟世俗人想法、看法、作法完全不相同。
41 学佛人不怕人家来害我们,也不会怕人家来阻扰我们,都不必忧虑。纵然在命里有这些冤家债主,有许许多多的障碍,自己福报一现前,那些障碍自然就化解,冤家对头也变成好朋友,不但不害你,他也来帮助你。这是说明世间没有不能解的冤结,没有不能解的。
42 只要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认真去做,断恶修善,一心一意为大家,自己生活能温饱就非常幸福了。我们能省一分,就可以多帮助别人一分,这是积德,这是修善。
43 佛法论修持要从这个地方做起,从存心,从处事待人接物。四念处,我们因为疏忽这四种的修持,所以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,我们的业障不能消除。
44 我们智慧不开,三昧不成,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,如果在这上留意,你才会真正放下身心世界,舍己为人,那就完全不一样。不但你修持功夫会得力,而且福慧增长。
45 愈认真地去做,感应愈明显;换句话说,你的信心就愈增长。真相信,真信了,你的愿就更切了。帮助众生的愿,求生净土的愿,就更切,更真实。
46 那不完全是经论里头所说的理论,那是你自己在生活事实当中体验得到的真实。完全真实不虚,这个信才叫做真信。
47 我们从经典上得来的,充其量叫正信,道理搞清楚,想想是可以相信的。事实上做到,那才是真正相信,那才叫做真信!
48 四念处,一定要把它做到!做到的时候,感应道交,果报就在生活之中,就在眼前!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