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S 深信切愿 ~
1 蕅益大师说得好,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深浅。
2 我们要真正修学这个法门,希望这一生真正有成就,一定要深信切愿。
3 深信切愿,求生西方净土,即无上菩提。
4 不少乡下老太婆,字也不认识,经也不会念,就一句阿弥陀佛,人家临命终时站着往生、坐着往生。
5 你问她,什么叫菩提心?她不知道,但是她真的往生。
6 原来深信切愿她有,她菩提心具足了,真发了;她不晓得什么叫菩提心,她真发了,她也真的往生了。这是无上的菩提心,还不是普通的菩提心!
7 我们这一生中,深信切愿、老实念佛,比什么都重要。
8 一心一意把阿弥陀佛的功德,变成自己的功德,这就是“深信切愿,老实念佛”。
9 这一句阿弥陀佛,是从什么地方念出来?从深信切愿。这就是“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”。
10 念佛一定要用清净心,要用平等心,要用深信切愿之心,你很快就有感应。
11 这个感应不是说你见佛、见菩萨放光动地,不是的,不是这些感应。
12 你会感觉你自己心清净了,烦恼少了,会感觉到很愉快;甚至你这身体有病,病会没有了,这是真的,不要去求医,病自然就没有。
13 这一句佛号的根,是在深信切愿;没有深信切愿,这一句佛号就念得不得力。
14 为什么?没根,那就是古人所讲的“喊破喉咙也枉然”,你不能往生。
15 信愿具足,执持名号,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。
16 信愿行三资粮,是本性具足。
17 信愿持名,包括一切的佛法。
18 世出世间法,都建立在信心上;信后要求解,解而后行。
19 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
20 能信、能解,是善根;能发愿、能持名,是福德。
21 这句佛号一定要具足信愿,才会成为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缘。
22 如果没有深信切愿,这句佛号里面那个善根、福德、因缘就少,少了怎么样?力量就不够,没办法促成我们往生。
23 真信发愿,身心世界,自自然然就会放下。
24 万缘放下,对一切人事物不再计较,才算是深信切愿。
25 若是真的相信极乐世界是你的家,你就会放下,对这个世界,绝对不会留恋。
26 真信之人,身心世界彻底放下;心中除了阿弥陀佛,什么念头都没有。
27 真正“深信切愿”,顺境、逆境对你都没有影响,就能活得自在。
28 信深、愿深、行深,跟阿弥陀佛就会有感应道交;信愿解行与佛相应,才能往生。
29 经上讲得很明白,临终十念一念也可以往生;临终十念一念一定要具足深信切愿,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,这个十念才有这么大的力量。
30 相信自己有往生的资格、本分与条件,才能往生极乐世界。
31 真想去极乐世界,你的思想行为就会改变,心中不再有“想获得”的念头。
32 定念佛功课,才是真正的信愿坚定。
33 一句佛号念的时候,一定要从深信切愿里面念出来,才能够真正产生效果。
34 深信佛言,了无疑惑。
35 天天读诵经典、天天亲近佛菩萨,天天落实佛菩萨的教诲,才算是真信。
36 我们要是不信,不愿意求往生,我们对这个就不能生欢喜心;能生欢喜心,一定是深信切愿,
37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,深信切愿就是智慧。
38 信愿从哪里生的?从智慧里面生的。
39 你深信切愿,就具足圆满的智慧。不是大智慧的人,不能接受,不能相信。
40 我们的心愿、思想、行持与佛相应,与“四十八愿”愿愿相应,这才叫“入弥陀愿海”。
41 我们要学弥陀大愿,心中纯净纯善。
42 “信愿持名”这四个字是净宗修学的关键,这就是修行的原则,非常重要。
43 具足深信切愿,老实念佛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一定要在身心清净上求进步,总是一年比一年精进,那你往生就决定有把握。
44 如果身心都不清净,贪嗔痴慢还继续增长,你佛号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,一天纵然念十万声佛号也是枉然,古人讲“喊破喉咙也枉然”。
45 要真正深信切愿,恳切地愿望求生净土,一心执持名号,我们能够这样地修学,就是圆满地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!
46 这个我们自己要修,那就太难太难,不知道要修到哪一生、哪一劫!真正可以说是无量劫的修行。
47 现在我们不必费这么长的时间,用“信愿持名”这么一个巧妙的方法,就可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功德,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!
48 这就是《阿弥陀经》经文里面所说的,“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”!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