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S 生活越简单越自在 ~
1 佛法虽然不主张苦行,特别是大乘佛法,佛一再地教导我们,不修无益的苦行。
2 苦行对我们没有利益,我们不修。换句话说,对我们有利益的苦行,我们应当要修。
3 迦叶尊者是头陀第一,也是禅宗初祖,他的出身是大富长者之家,出家之后一生修苦行,佛对他非常地赞叹。
4 佛说:“后世弟子如果肯修苦行,佛法常住世间。”由此可知,真正苦行是自利利他。
5 “自利”从哪方面看?生活简单朴实,生活容易,不必忧虑。需要很少,得来容易,心才能安住在道上。我们所要的只有一点点,这一点点就能成就道业,决定不贪求。
6 “利他”是给世间人做个榜样。世间人贪图名利,看看出家人一切都舍掉,有时候可让他省悟过来。
7 像早年台中有位很年轻的居士,许琇华,我是在加拿大认识她。她学佛没多久,去参观李老师的故居,她看了之后非常感动,把她一栋豪华别墅卖掉。
8 想想李老师那么大的德行,住那么破烂的房子,她说:“我住的房子太豪华,心里不安。”这就是利他,苦行能利他,能令众生觉悟,这是真正的精进。
9 要在道业上精进,生活上能过得去就行。衣服穿得暖,能吃得饱就够了,不要去想明天,明天还没到。为了明天、明年去操心,心就操不完,道就没有了。
10 道是什么?清净心、平等心。一打妄想,清净心、平等心都没有了,这叫退转,又退到凡夫位子上,天天打妄想。所以菩萨没有妄念,一切统统顺其自然,他能与道相应。
11 在古印度,出家人生活简单,“三衣一钵”,每天吃饭到外面托钵,人家给什么吃什么,没有分别,没有执着。
12 对于饮食的执着,对于饮食的挑剔,实在说在饮食这一道,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讲求。
13 中国人讲求色香味,讲求这个。中国人费很多的时间、费很多的精神在饮食上。
14 外国人对这个不讲求,外国人只重视营养,所以他们的生活简单,他们用在饮食上的时间很少很少。
15 为了三寸舌,你看看费多少精神?费多少心血?甚至于杀害多少众生?为谁造的业?为这三寸舌头造业,不值得,实在是不值得!
16 我过去没有学佛,我在革命实践研究院,这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级干部的地方,我在那个机关工作。
17 我们的伙食三菜一汤,老总统是我们的院长,每个星期至少有三次跟我们在一起吃饭,三菜一汤。
18 说到出家人,我们出家人两个菜一个汤就够了,不错了!要省事,不要搞那么多,有时间多念佛、多用功,不要浪费在这上面。
19 菜量多一点就够了,何必要做那么多花样,有客人来,待客也不例外,这样才好,这是我们的道风。我们的生活务求简单。
20 普通人一天吃三餐饭,实在讲,一天吃三餐,烧饭很麻烦,很浪费时间。
21 李老师一生没有人侍候,他没有吃三餐,他吃一餐,他日中一食。
22 我到他那里去,他告诉我,他有一个带把的锅。美国这种锅很多,台湾比较少有。他有一个带把的锅,他说锅是它,碗也是它。
23 他烧好了菜饭,他就在那边吃。他的饭跟菜烧在一起,不是煮饭另外烧菜,他不是,他煮在一起,所以洗一个锅就够了,省事!这才像个修行人。
24 李老师那个日中一食,快乐无比!我在台中,我的确是跟老师学,我学他的生活方式。
25 我学了五年,我也一天吃一餐,我是吃到第八个月才告诉他,他说:“你吃八个月了。”我说是!他说:“怎么样?你觉得身体怎么样?”我说身体蛮好。
26 他桌子一拍,说:“永久这样做下去,一生不求人。”
27 人到无求品自高,知足就是富有!你虽然有财富,你还不知足。我没事了,一切财富对我都不起作用了,知足叫真乐、常乐!
28 生活简单,开销很小,日子很好过,你说这个多快乐!真正的乐,有智慧的人晓得,世间一般人不知道。
29 一般人知道要有钱,有好多产业,他不觉得那个多累赘!譬如说,他有房子,房子漏了还要找人来修,这个事情多麻烦?还要什么缴税、填表,乱七八糟东西,这个东西都是烦人的事情,是不是?
30 像我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,你说这多自在!什么事都没有。这个世间哪一样事情都与我没有关系,这才叫真正自在。
31 我在初出家受戒的时候,我们的得戒和尚,道源老法师,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。这个故事是真的,他亲眼见到的。
32 民国初年,他还做小和尚的时候,他们乡村里面有一个要饭的。这个要饭的生活很惬意、很自在,每天到外面讨饭,晚上随便哪个破庙里头睡一觉。
33 以后他的儿子发达了、发财了,是这个地方上的财主,那当然人家说:你看你这么大的家室,这么有钱,你怎么可以叫你的父亲到外面去要饭,做乞丐?
34 他自己也没面子,想尽方法,派了很多人把他父亲找回来。找回之后给他换上新衣服,好好地供养他。
35 他这个父亲,大概过了一个月偷偷地又跑掉了,又去要饭去了。
36 人家问他干什么要跑掉?他说:“被关在家里享受,这个很不自在;每天到处去游山玩水,吃到哪里,睡到哪里,这个生活多惬意、多自在!”他有他的人生哲学,他有他真正的乐趣。
37 我们一般人看了是讨饭的叫化子,实在讲,他那个做叫化子,不是被逼的,不是家里没得吃,他家里很富有,他是快乐,他是看破红尘!这个人的境界很了不起,绝对不是普通人。
38 世间真正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智慧的人,都讲求生活简单朴实。他超越世俗,他跟大自然合一,所享的是清福,不须要操心,不须要经营。
39 你想想看,佛当年为什么从兜率降生到王宫,为什么舍离王位出家苦行,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这最简单的生活。为什么要这个样子,为的是什么?为了度众生。
40 佛示现这个样子,就是告诉你,你要想真正得到无上正等正觉,你要把这个世间一切舍得干干净净,才有资格办到。
41 我们今天在这个时代学佛,我们在生活环境当中,三衣一钵决定不够用,要多添一点,添到我们能够生活得下去就行了。决定不能过分,过分就错了!
42 身边有多余的,要舍、要布施、要供养,要懂这个道理。决定不能够增长贪心,要真正把贪嗔痴慢放下。
43 佛对于一切物质生活没有贪心,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?佛对于一切人事物,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,我们有没有?这都是总原则,总的原理原则。
44 佛是一个纯粹利益众生的心,我们有没有?他都能做到,我们有没有做到?
45 我们学佛的人,要处处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什么?帮助别人觉悟,帮助别人回头,我们要做一个好样子给人看,让人家看到这个样子,这才能回头。
46 如果我们的样子,跟社会大众迷惑颠倒的人是一个样子,那怎么回头?怎么回也要在六道里头,也没有办法摆脱三恶道。
47 佛在经上常常教给我们“以苦为师”,生活简单清苦,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,对这个身体也没有留恋,将来佛来接引,走得痛快,走得潇洒,没有一丝毫牵挂。
48 佛的生活简单,我们记住这个原则,过一般人最简单的生活,这就对了!我们要“以苦为师”,这是在平常生活当中要觉悟的,要锻炼的。
南无阿弥陀佛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