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X 学佛就是要开智慧 ~

1 大乘法门里面,必然是一门深入才会成就。

2一门深入,才能够达到清净心。这个清净心是功夫,清净心是真心,真心显露。

3 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,佛法一定要有智慧,没有智慧,你不能开悟。

4 古人教人念书,只教你念一样,不会教你念十样、八样,不会的。

5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,是叫你开智慧。念一样会开智慧。

6 佛法也是如此,他的目的是教人开根本智,教你开智慧。

7 今天教学的目标是唯恐你的杂念、妄想不多,想尽方法增长你的邪知邪见,增长你的乱想,目标是这个。

8 大家知见多,这个世间怎么会不乱?世间从哪里乱起?从知见上乱起。

9 每个人看法、想法不一样,他就要打架,最后就战争,到最后就毁灭世界,大家同归于尽!

10 你说这种人多聪明,聪明到了极处,最后同归于尽!知见多,大笨蛋一个,聪明人不干这个傻事!所以心一定要清净。

11 我们多读一点佛经,多听、多记一些,以为自己智慧开了,那错了!

12 智慧开了,你烦恼、无明没断,要晓得那不是智慧,那是佛法里面所讲的“世智辩聪”。

13 “世智辩聪”在学佛的人来说是八难之一,遭了难,那个东西叫所知障。

14 学佛要破二障,把增长所知障误会以为是开智慧了,糟糕不糟糕!

15 修行,要懂理论、方法,还要知道境界。

16 知道境界好比认识路,我们自己功夫到什么程度,清清楚楚。前面路怎么走,还有好远,也知道得很清楚,决不迷失。

17 有些人不在定慧下功夫,处处炫耀他自己开悟了,还要请大法师给他印证,请密宗上师给他印证,那真是迷了!都给他印证了,这个开悟了,那个证果了,结果都是假的!

18 明理的人,真正能够辨别真妄、邪正、是非,决不迷失方向,不会被人欺骗,不会被人玩弄。

19 修行的原则是伏烦恼、断烦恼、破无明。

20 修学的原则是要增长我们的定功、增长我们的清净心、增长我们的智慧。这样就不会上当!

21 依戒定慧,成闻思修,这个路是决定正确的。一切诸佛菩萨在经论里面都是这样开示我们的。

22 八万四千法门,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。虽然名称不一样,事情是一样的,统统都是修一心不乱。

23 修一心不乱,持名念佛是最简要、最稳当、最容易。前面说得清楚,功夫就是在伏烦恼、断烦恼、开智慧,这是经上常讲的。

24 换句话说,这个功夫就是放下、放下、再放下,为什么?不放下,不能得一心。

25 首先把见思烦恼放下,再把尘沙、无明放下,把分别执着一切妄想放下,一心就现前,这是真实的功夫。

26 有许多念佛人不明教理,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一天念几千声、几万声,念念当中求阿弥陀佛临命终来接引他往生,能不能往生?能!带业往生,品位不高。

27 为什么他品位不高?没开智慧,没有把自性弥陀念出来。

28 自性弥陀念出来,那是上品上生,属于理一心不乱;不明理,顶多是念到功夫成片,所以一定要明理。

29 可见得这个念佛法门、《弥陀经》不能不讲,不能不深入了解它的义理!

30 如果说念佛人只要一句弥陀,老实念佛就好了,不必了解经的义理,那么,莲池大师为什么写这么详细的注解?蕅益大师为什么要做《要解》?都是给你讲解的。

31 特别是《疏钞》,博大精深,唯恐你不明了,唯恐你明了得不够透彻。可见得念佛人要明理、要彻底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这句佛号才会得力。

32 念佛人不明教理,往生品位低一点;那个明理的人,品位高一点。

33 明白这个道理,一方面要事持,着重在事持,一方面研究它的理论,理论能帮助我们提高品位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
34 如果只谈理论,不注重事持,那就反受“落空之祸”,西方极乐世界没分!

35 学佛,诸位都知道,佛法自始至终都是以智慧为目标,所谓“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”。智慧开了,才能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所以,学佛就是要开智慧。

36 念佛法门,似乎只着重求往生,而不着重开智慧,所以有些人轻视这个法门,认为禅与教高明得多,其实那是误会。

37 智慧从哪里开?从清净心开。心清净了,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。

38 世出世间这些有学问的人,常常把我们的心比作水,心水。

39 水不动的时候,没有波浪,平静,它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,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,那就叫智慧。

40 心里面心水起了波浪,也有作用,也能照外面境界,只是照得支离破碎,不是完整的。

41 我们现在这个心水起波浪,烦恼重的是大风大浪,烦恼轻的是小风小浪,总是不平静。所以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事理,也知道一些,但是不完整,由于是片面的,容易发生误会。

42 譬如,知道这一面,不知道那一面;执着这一面,而否定另外一面,这就是过失。不能够面面看到,那就是我们的心水起了波浪。

43 念佛法门,给诸位说,着重修定,从这里下手,一心不乱就是定。而且这个方法非常方便,真正的功夫,给诸位说,不是在早晚课。

44 你订早晚课,早晨念一卷《弥陀经》,念几千声佛号,这个固然很重要,养成一个念佛的习惯,但是这种功夫要能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得上。你要是用不上,就像你在学校念书念毕业了,到社会上没用,所学无用,那不叫白学了吗?

45 你要把早晚功课用在生活上,一天到晚待人接物、起心动念,不要把这个功夫间断,能够将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,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: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。

46 忆是什么?心里面有,心里面常常想佛,口里面常常念佛。特别是在烦恼起来的时候,念头起来的时候,不管是善念或是恶念,只要念头起来,马上就换成“阿弥陀佛”,这就叫功夫,这就是你把早晚课在生活上用上了,功夫就得力。

47 换句话说,你不会有其他的念头,念头只有一个,起来了,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,不叫妄念相续,而叫这佛念相续,时间久了,你这个心渐渐就定了。

48 念佛法门,着重的是修定。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,这是讲真实、稳当、踏实的功夫。我们不好高骛远,只求内心的平静。心静到极处,智慧就开了!


南无阿弥陀佛

No comments: